<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安可類的詩詞(207首)

    21 《過李景安論詩為作長句》 宋·方回

    三百年來工五七,追雅媲騷誰第一。
    獨聞彭城陳正字,向來得法金華伯。
    終古不朽語言在,以詩教人人不識。
    善學少陵而不為,殆如孟子不言易。

    22 《秋行官張望督促東渚耗稻向畢清晨遣女奴阿稽豎子…往問》 唐·杜甫

    東渚雨今足,佇聞粳稻香。
    上天無偏頗,蒲稗各自長。
    人情見非類,田家戒其荒。
    功夫競搰搰,除草置岸旁。

    23 《賀新郎(和吳明可給事安撫)》 宋·辛棄疾

    世路風波惡。
    喜清時、邊夫袖手,□將帷幄。
    正值春光二三月,兩兩燕穿簾幕,又怕個、江南花落。
    與客攜壺連夜飲,任蟾光、飛上闌干角。

    元宵節故國思念

    24 《雜詩》 魏晉·曹植

    轉蓬離本根,飄搖隨長風。
    何意回飚舉,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無極,天路安可窮?
    類此游客子,捐軀遠從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復道,沉憂令人老。

    25 《雜詩》 宋·李復

    權利為禍根,茍合非純士。
    嗟哉憑軾生,行見烹齊市。
    晴鳩不逐婦,猛虎不食子。
    魏國將樂羊,齊人疑吳起,

    26 《悼子乘二首》 明·皇甫濂

    肇汝方既誕,發祥良在茲。
    慧敏標弱齡,珪璋渺前期。
    服志遠鄙俗,規行多惠儀。
    性成亶純孝,療母寧捐軀。

    27 《長安秋草篇(小引)》 明·王留

    吳市畸人,燕都逐客,南冠寄食,西第傭書。
    已傷颯颯三秋,更苦奄奄一病。
    繁華耀日,難依桃李之榮;亂葉吟風,空逐梗萍之困。
    睹茲衰草,倍觸羈懷。

    28 《予出蜀日嘗遣僧則華乞簽于射洪陸使君祠使君》 宋·陸游

    少壯不自料,慷慨志四方。
    謝病還故山,始覺白日長。
    命薄類蟬翼,功名安可望?狐貍不足問,力不當財狼。
    惟有臥釣船,仰看白鷺行。

    29 《壽鄭制置》 宋·洪咨夔

    昆丘侍郎南霍仙,身騎於菟雪毛韉。
    芙蓉結旌紫云導,望舒參乘豐隆鞭。
    晨朝東華天帝所,班在玉斧茅盈前。
    帝矜下土沸螘垤,往哉為洗中原膻。

    30 《王炎弼安吉丞廳真清軒和沈文伯韻》 宋·曾協

    青山如君子,臭味我族類。
    向來傲官府,正自惡俗吏。
    主人清且賢,菽水無虛偽。
    胸次塵滓盡,端可肖人意。

    31 《贈李得甫寄拙軒》 宋·方回

    吾嘗鄙文賦,陸機自炫鬻。
    濬發夸巧心,見唾憾拙目。
    □□淵明詩,莫若黃山谷。
    或者巧斧斤,疑謂拙不足。

    32 《和蘇著作麻姑十詠·七星杉》 宋·李覯

    五行與萬類,有象皆在天。
    如何彼杉樹,反更侔星躔。
    予思古昔意,欲媚茲山巔。
    草木尚有斗,人物誰非仙。

    33 《送微文章》 宋·釋重顯

    雙蓮亭上送行客,菡萏清香散秋色。
    野興斷山云片高,孤影澄江月華白。
    希聲險絕堪誰知,大道機存曾未可。
    縱闢天常立下風,安教類變叢流火。

    34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35 《七發》 兩漢·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吳客往問之,曰:“伏聞太子玉體不安,亦少間乎?”太子曰:“憊!謹謝客。
    ”客因稱曰:“今時天下安寧,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樂,日夜無極,邪氣襲逆,中若結轖。
    紛屯澹淡,噓唏煩酲,惕惕怵怵,臥不得瞑。

    辭賦精選寫人諷喻

    36 《勸學》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議論學習勉勵

    37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38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39 《種樹郭橐駝傳》 唐·柳宗元

    郭橐駝,不知始何名。
    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人號之“駝”。
    駝聞之,曰:“甚善。
    名我固當。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敘事寫人傳記

    40 《封建論》 唐·柳宗元

    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則孰為近?曰:有初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論述政治

    * 關于安可類的詩詞 描寫安可類的詩詞 帶有安可類的詩詞 包含安可類的古詩詞(20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