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守府的詩詞(17首)

    1 《留守府酬皇甫曙侍御彈琴之什》 唐·竇庠

    青瑣晝無塵,碧梧陰似水。
    高張朱弦琴,靜舉白玉指。
    洞簫又奏繁,寒磬一聲起。
    鶴警風露中,泉飛雪云里。

    2 《送虞城劉明府謁魏郡苗太守》 唐·高適

    天官蒼生望,出入承明廬。
    肅肅領舊藩,皇皇降璽書。
    茂宰多感激,良將復吹噓。
    永懷一言合,誰謂千里疏。

    3 《水調歌頭(壽常德府劉守)》 宋·熊以寧

    天地有英氣,鐘秀在人間。
    流虹甫近華旦,維岳預生賢。
    千載明良會遇,三世勛庸忠烈,誰得似家傳。
    高論排風俗,抗志遏狂瀾。

    宋詞三百首女子生活感嘆人生

    4 《望海潮 上蘭州守 中州府》 金朝·鄧千江

    云雷天塹,金湯地險,名藩自古皋蘭。
    營屯繡錯,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關。
    鏖戰血猶殷。
    見陣云冷落,時有雕盤。

    5 《奉贈德新知府并呈明德通守時中判府良心長司》 宋·葉見泰

    朝發瑞溪縣,夕憩蒼梧城。
    蒼梧有賢牧,寮采悉時英。
    宴我南薰樓,宿我嘉魚亭。
    珍肴既重列,美醞仍細傾。

    6 《送霍臨渠少府守河州》 明·王惟儉

    不盡湟中路,秋風促宦程。
    佩刀辭佐郡,分虎已專城。
    積石攢云起,洮河近郭明。
    羌戎亦赤子,休使塞煙驚。

    7 《客位假寐(因謁鳳翔府守陳公弼)》 宋·蘇軾

    謁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
    豈惟主忘客,今我亦忘吾。
    同僚不解事,慍色見髯須。
    雖無性命憂,且復忍須臾。

    8 《陪致政開府太師留守相公致內翰燕集輒歌盛美》 宋·司馬光

    眉似高僧秀,顏如童子紅。
    忠純汲長孺,高潔夏黃公。
    矯矯遼東鶴,冥冥塞北鴻。
    自夸新酒量,豫想百分空。

    9 《陪致政開府太師留守相公致內翰燕集輒歌盛美》 宋·司馬光

    獨佐成康世,高年有畢公。
    神心降維岳,龜兆告非熊。
    黃閣遵成范,太常書茂功。
    歸來保眉壽,恩禮享優隆。

    10 《陪致政開府太師留守相公致內翰燕集輒歌盛美》 宋·司馬光

    東閣延髦士,西都守別宮。
    不忘如衛武,難老似僖公。
    位貌今雖遠,官僚舊忝同。
    開懷盡卮酒,足以厚時風。

    11 《留守相公禱雨九龍祠應時獲澍呈府中同寮》 宋·歐陽修

    古木郁沉沉,祠亭相袞臨。
    雷驅山外響,云結日邊陰。
    ◇霂來初合,依微勢稍深。
    土膏潛動◇,野氣欲成霖。

    12 《守蒲次新安西先寄府教授之道弟》 宋·晁補之

    文章之子日翹翹,恐不能如豈有超。
    助我彤襜問民俗,煩君泮水采風謠。
    預知薄宦妨同處,且可清樽約屢招。
    十月驅車漢函谷,冷云高處望中條。

    13 《知府提舉訪求前守凌公遺跡忽于庭廡雨壓復壁》 宋·趙蕃

    辰人只識凌刑部,不識尚書晚歲官。
    晚歲功名益堪紀,辰人不識坐荒寒。

    14 《知府提舉訪求前守凌公遺跡忽于庭廡雨壓復壁》 宋·趙蕃

    使君剖竹繼先賢,四十于今又六年。
    每恨無從考遺事,但憑亭欖覽山川。

    15 《知府提舉訪求前守凌公遺跡忽于庭廡雨壓復壁》 宋·趙蕃

    不因風雨壁寧隳,雅志安和萬言中。
    乃知復壁遮防意,是謂知公亦愛公。

    16 《知府提舉訪求前守凌公遺跡忽于庭廡雨壓復壁》 宋·趙蕃

    檐淺終防剝蝕災,好移深奧示將來。
    更須刻石行于世,公道只今方大開。

    17 《知府提舉訪求前守凌公遺跡忽于庭廡雨壓復壁》 宋·趙蕃

    郡齋新刻總珍藏,得此遺蹤益有光。
    再拜從公乞余本,歸赍不復恨空囊。

    * 關于守府的詩詞 描寫守府的詩詞 帶有守府的詩詞 包含守府的古詩詞(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