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童的詩詞(386首)
282
《示諸兒》 宋·洪咨夔
道大兩儀小,身寡萬物眾,此心能砥柱,斯文即隆棟。
書從羲孔來,字字濟世用。
愈窮理逾邃,如探無底洞。
283
《天象》 宋·洪咨夔
白氣一抹蚩尤旗,南斗北斗天兩垂。
西方熒惑耀芒角,初月吐魄來食之。
去年天象已可駭,今年天象更可疑。
春王正月暨三月,黑氣幾度摩晨曦。
284
《羅浮高壽崔制置》 宋·洪咨夔
羅浮高哉四百四十有二峰,三峰最高拔起金芙蓉。
耀真洞天鎖溟蒙,鰲背咫尺蓬萊通。
璿房瑤室深玲瓏,霞袿霓袽紛豐茸。
中有老仙擾白龍,藕花冠巾九節筇。
287
《寄懷壽光主簿四叔父》 宋·晁補之
我初就學首未冠,叔父不以童兒看。
我今生年二十一,叔父晚作東州官。
側身西望不得見,淚下兩臉何丸瀾。
青春白日不照貧士屋,使我四壁長年寒。
289
《漫浪閣辭》 宋·晁補之
沛高皇之受嬴兮,劉別子曰楚元。
羌好詩而說羲兮,敬設醴于穆生。
戊始怠而穆去兮,申白笑而鉗市。
冨傳孫而失國兮,派辟強之支子。
290
《次韻劉涇見寄》 宋·蘇轍
天之蒼蒼亦何有,亦有云漢為之章。
人生混沌一氣耳,嘿嘿何用知肺腸。
孔公孟子巧言語,剖瓢插竹吹笙簧。
含宮吐角千萬變,坐令隱伏皆形相。
291
《送趙資政》 宋·曾鞏
鎮撫西南眾望傾,玉書天上輟持衡。
春風不覺岷山遠,和氣還從錦水生。
學舍卻尋余教在,棠郊應喜舊陰成。
歸來促召調爐冶,莫為兒童竹馬迎。
292
《送許侍郎知宣州》 宋·韓元吉
我公名滿東西川,一持使節幾十年。
橋經萬里坂九折,兒童學語知公賢。
上皇詔上嗟見晚,歸來荷橐趨甘泉。
平生所學欲盡試,新語僅奏囊中篇。
294
《次韻孫興宗秋懷》 宋·王之道
秋山赫赫明丹楓,秋天隱隱分玄鴻。
不知眼界闊多少,九華突兀撐晴空。
嗟予老病百事懶,誰能強勉追兒童。
讀書既苦齒多豁,屬文益覺心如蓬。
295
《涇縣東宋二編修長歌》 明·劉基
浙東行人過江左,正值蕤賓之管吹輕葭。
陰氣黯黕天地閉,仰面不見扶桑鴉。
谷風哀鳴灌木應,雨腳四垂如亂麻。
崩湍涌溜汩奔會,平地碾嚙作臼洼。
296
《聽蛙》 明·劉基
繞舍荒池底且,蟄蛙齊候鳴雷社。
已知地氣上如炊,更覺石泉流若瀉。
舉頭玉燭煥陽明,?曷足汗泥悲土苴。
半夜條風入綺窗,清晨細雨霏檐瓦。
297
《次韻和石末公感興見寄》 明·劉基
使君學術似文翁,奕世流芳緝武功。
赤芾青衿來燕喜,黃童白叟望車攻。
筆端波浪翻三峽,旗尾龍蛇動八風。
慚愧谫才多謬誤,憂時獨有此心同。
299
《贈吳居易別》 明·楊基
黃梅雨晴桑重綠,南風楝花開蔌蔌。
故人謁我此山隈,帶束烏犀帽輕縠。
入門相顧如夢寐,名姓雖忘面仍熟。
久之稍稍憶舊游,尚恐非真問童仆。
300
《梁園飲酒歌》 明·楊基
我生之辰木入斗,烏啼東井命壁守。
壁為文府斗為歲,許我文章播人口。
二齡能言學誦詩,四齡指字識某某。
五齡琢句對虛實,聯青儷黃配奇耦。
* 關于學童的詩詞 描寫學童的詩詞 帶有學童的詩詞 包含學童的古詩詞(38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