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官不恨落羇縻,正謂邊頭獄訟稀。但有膠膠還擾擾,略無是是與非非。詩書舊學渾忘卻,夢寐衡祠放得歸。邂逅兩臺俱趣召,莼鱸于此合知幾。
虔禱游靈境,元妃夙志同。玉香焚靜夜,銀燭炫遼空。泉漱云根月,鐘敲檜杪風。印金標圣跡,飛石顯神功。
將軍族貴兵且強,漢家已是渾邪王。子孫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控弦盡用陰山兒,登陣常騎大宛馬。銀鞍玉勒繡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送別寫人將軍愛國
與君學省同官處,常日相隨說道情。新作陸渾山縣長,早知三禮甲科名。郭中時有仙人住,城內應多藥草生。公事稀疏來客少,無妨著屐獨閑行。
唐詩三百首小學古詩思歸
昔歲俱充賦,同年遇有司。八人稱迥拔,兩郡濫相知。逸驥初翻步,鞲鷹暫脫羈。遠途憂地窄,高視覺天卑。
典故隱居生活
西北樓開四望通,殘霞成綺月懸弓。江村夜漲浮天水,澤國秋生動地風。高下綠苗千頃盡,新陳紅粟萬箱空。才微分薄憂何益,卻欲回心學塞翁。
蒼石橫筇,松風外、自調龜息。渾不記、東皋秋事,西湖春色。底處未嫌吾輩在,此心說與何人得。向海棠、爛醉過清明,酬佳節。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方今圣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
古文觀止勸學抒懷懷才不遇
嫋嫋柔絲不自持,更禁日炙與風吹。仙家見慣渾閑事,乞與人間看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