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學取的詩詞(763首)

    281 《醉蓬萊》 宋·仲殊

    驟西風凄慘,秋昊平分,晚收清書。
    素月潛生,倚危墻時候。
    漸照芳樽,前中孤影,喜暫時為友。
    醉學吳兒,狂歌亂拍,蹁躚雙袖。

    282 《卜算子(寄內)》 宋·向滈

    休逞一靈心,爭甚閑言語。
    十一年間并枕時,沒個牽情處。
    四歲學言兒,七歲嬌癡女。
    說與傍人也斷腸,你自思量取。

    春社

    283 《鷓鴣天(壽友人母)》 宋·李漳

    淑德由來孟母名。
    方瞳鶴發瑩精神。
    天教遐算靈椿比,新見賢郎擢桂榮。
    逢誕日,慶孫會。
    金花繪誥又重新。
    原君學得司空母,管取年高壽太平。

    284 《滿江紅(晦庵席上作)》 宋·徐安國

    爭獻交酬,消受取、真山真水。
    供不盡、杯螺浮碧,髻鬟擁翠。
    莫便等閑嗟去國,固因特地經仙里。
    奉周旋、惟有老先生,門堪倚。

    豪放景點寫景懷念

    285 《水調歌頭(賀人新娶,集曲名)》 宋·哀長吉

    紫陌風光好,繡閣綺羅香。
    相將人月圓夜,早慶賀新郎。
    先自少年心意,為惜殢人嬌態,久俟愿成雙。
    此夕于飛樂,共學燕歸梁。

    286 《金明池(素盤)》 宋·趙崇嶓

    桂海云蒸,瘴山霧暖,片雪何曾到地。
    羨長日、島仙清暑,自學得、剪冰裁□。
    把歲寒、五出工夫,別妝點薰風,盡成清致。
    盡虹雨翻晴,暮霞焦土,一種凄涼如洗。

    287 《水調歌頭》 宋·曹遇

    造物巧能賦,新臘報花期。
    江梅清瘦、只是潔白逞芳姿。
    我欲超群絕類,故學仙家繁杏,農艷映橫枝。
    朱粉膩香臉,酒暈著冰肌。

    寒食節傷春歲月

    288 《喜遷鶯(別陳新恩)》 宋·程必

    少年意氣,腦燕兵胡革錄,虜王區脫。
    眼底朦朧,腹中空洞,不著曹劉元白。
    聞道殊科八中,也要彩盧連擲。
    收拾盡,到如今但有,寸心如鐵。

    289 《石蒼舒醉墨堂》 宋·蘇軾

    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
    何用草書夸神速,開卷惝恍令人愁。
    我嘗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
    自言其中有至樂,適意無異逍遙游。

    書法

    290 《論詩五首》 清·趙翼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婉約惜春人生哲理

    291 《中呂·山坡羊》 元·陳草庵

    伏低伏弱,裝呆裝落,是非猶自來著莫。
    任從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農過,蠶怕雨寒苗怕火。
    陰,也是錯;晴,也是錯。
    身無所干,心無所患,一生不到風波岸。

    小令諷喻抒情

    292 《摸魚兒·東洲桃浪,瀟湘小八景詞之三》 清·王夫之

    剪中流,白蘋芳草,燕尾江分南浦。
    盈盈待學春花靨,人面年年如故。
    留春住,笑幾許浮萍,舊夢迷殘絮。
    棠橈無數。

    婉約寫人追憶悔恨

    293 《問說》 清·劉開

    君子之學必好問。
    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

    小學文言文學習哲理

    294 《寇準讀書》 宋·佚名

    初,張詠在成都,聞準入相,謂其僚屬曰:“寇公奇材,惜學術不足爾。
    ”及準出陜,詠適自成都罷還,準嚴供帳,大為具待。
    詠將去,準送之郊,問曰:“何以教準?”詠徐曰:“《霍光傳》不可不讀也。
    ”準莫諭其意,歸,取其傳讀之,至“不學無術”,笑曰:“此張公謂我矣。

    小學文言文故事哲理

    295 《游褒禪山記》 宋·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紀游寫景感悟

    296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297 《送石昌言使北引》 宋·蘇洵

    昌言舉進士時,吾始數歲,未學也。
    憶與群兒戲先府君側,昌言從旁取棗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親戚故,甚狎。
    昌言舉進士,日有名。
    吾后漸長,亦稍知讀書,學句讀、屬對、聲律,未成而廢。

    離別序文

    298 《齊宣王見顏斶/顏斶說齊王》 先秦·佚名

    齊宣王見顏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說。
    左右曰:“王,人君也。
    斶,人臣也。
    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對曰:“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

    古文觀止對話勸諫

    299 《游俠列傳序》 兩漢·司馬遷

    韓子曰:“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二者皆譏,而學士多稱于世云。
    至如以術取宰相、卿、大夫,輔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無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憲,閭巷人也,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義不茍合當世,當世亦笑之。

    古文觀止游俠傳記

    300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 關于學取的詩詞 描寫學取的詩詞 帶有學取的詩詞 包含學取的古詩詞(76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