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王之國,于今二十年。了無織芥過,都是孝慈然。
彭蠡將天合,姑蘇在日邊。寧親候海色,欲動孝廉船。窈窕晴江轉,參差遠岫連。相思無晝夜,東泣似長川。
年少通經學,登科尚佩觿。張馮本名士,蔡廓是佳兒。鞍馬臨岐路,龍鐘對別離。寄書胡太守,請與故人知。
白簡威猶凜,青山興已aa6。鶴閑云作氅,駝臥草埋峰。跪履若可教,卜鄰應見容。因公問回老,何處定相逢。
王孝子,魏三公。雀入幕,鯉入冰。孝子可移臣子忠,而況三老北面天子尊辟雍。何司徒,荀仆射,九錫王前相率拜。孝子龍鐘亦長揖,爵級同升在三太。三太何足尊,不若犍為李孝孫。
難弟詩初和,難兄蓋復傾。時方論名位,公獨敘交情。八座使邊節,舍人垂世名。用之俱未盡,袞袞看公卿。
接壤渠陽郡,咸歌別駕賢。薦書曾列上,除日聽爭傳。水疾山危處,風高木落邊。棲棲憐倦客,渺渺送歸船。
幽禽鳴屋角,喚我起尋春。山徑八九里,角巾三四人。側行松偃蹇,倦憩石嶙峋。誰道春猶早,山櫻幾樹新。
凌晨有客來款門,盥櫛下榻呼冠巾。怪生鵲喜繞庭樹,迎客不但填河津。清尊湛湛開北牖,頤指市奴駿奔走。烹鮮煮餅羅朝盤,苜蓿闌干豈有無。
風柰應難守,冬魚未易求。剖冰不辭凍,抱樹可勝愁。
要以孝行取,寧將學業論。錫無慚玉友,銓可謂金昆。
乞以臣骸骨,下從樊濯原。生雖闕親養,沒擬報私恩。
風雹忽止處,禾麥獨依然。料得天公意,知為孝子田。
孝經雖始教,何但習於初。欲得如兒愿,常常誦此書。
三百五篇內,凡言忠孝人。未嘗不流涕,反復為王陳。
為齊臣子者,此日若無聞。獨有王孫賈,能知慰倚門。
去年今社日,撫事倍酸辛。罷神為兒泣,鄉憐定可人。
一事真堪笑,今人妾直靈。都緣無至性,徒欲亂多聲。
酷矣杖流備,奇哉魚躍冰。能令母心司,不異已親生。
色養傾余子,高名重一時。足為丞相喜,豈計外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