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青云士,皆言子獨賢。異時猶未遇,多難更堪憐。妙契環中趣,飽參方外禪。海涯孤絕處,誰識孝廉船。
建國宜師古,興邦屬上庠。從來以儒戲,安得振朝綱。叔世何多難,茲基遂已亡。泣麟猶委吏,歌鳳更佯狂。
若說精通事藝長,詞人爭及孝廉郎。秋螢短焰難盈案,鄰燭馀光不滿行。鵠箭親疏雖異的,桂花高下一般香。明時公道還堪信,莫遣錐鋒久在囊。
詠物菊花品格抱負
異時隨舉孝廉郎,旗蓋相承據一方。腸繞閶門祥已定,將軍畢竟是吳王。
門譜誰夸郡姓強,是家元自孝廉郎。長來但識詩書貴,老去不知簪珥香。吏部生涯瓶里粟,夫人宗事橐中裝。他年點檢挈庵稿,寧愧歐公志薛楊。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抒情散文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贊美寫人傳記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四座推文舉,中郎許仲宣。泛舟江上別,誰不仰神仙。
寫人送別
君諱鳳。字伯蕭。梁相之元子。九江太守之長兄也。
古詩十九首詠物抒懷失意
千林黃落澗冰堅,應是江湖作雪天。偶有客過居士室,絕無人識孝廉船。繡衣二使交章薦,黃冊諸郎律賦傳。莫向明時嗟不遇,乃翁穮蓘子逢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