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荒蕪孺子貧,知君四海入經綸。殺身虎口終何補,灑掃庭除自可人。
紫髯不復見,故宮無人門。元子亦寂寞,一丘吊遺魂。興亡兩夢幻,今古一朝昏。念當置是事,盡此舟中樽。
折沖儒墨陣堂堂,書入顏楊鴻雁行。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
虛名誤壯夫,今古可笑閔。尸裹萬里歸,書載五車稛。安知衡門下,身與天地準。秦晁兩美士,內行頗修謹。
爛腸五斗對獄吏,白發千丈渥滄浪。卻來獻納云臺表,小山桂枝不相忘。
海內文章非畫師,能回筆力作枯枝。豫章從小有梁棟,也似鄭公雙鬢絲。
黃州逐客未賜環,江南江北飽看山。玉堂臥對郭熙畫,發興已在青林間。郭熙官畫但荒遠,短紙曲折開秋晚。江村煙外雨腳明,歸雁行邊余疊巘。
十字供籠餅,一水試茗粥。忽憶故人來,壁間風動竹。舍前粲戎葵,舍後荒苜蓿。此郎如竹瘦,十飯九不肉。
地下文夫子,風流絕此人。能和晚煙色,幻出歲寒身。馬鬣松成拱,鵝溪墨尚新。應懷斲泥手,去作主林神。
人間猶有展生筆,佛事蒼茫煙景寒。常恐花飛蝴蝶散,明窗一日百回看。
群盜挽弓江簸船,丹青當在普通前。誰能與作赤挽板,老筆猶堪壽百年。
翠屏臨研滴,明窗翫寸陰。意境可千里,搖落江上林。百醉歌舞罷,四郊風雪深。將軍貂狐暖,士卒多苦心。
巴俗深留客,吳儂但憶歸。直知難共語,不是故相違。東縣聞銅臭,江陵換祫衣。丁寧巫峽雨,慎莫暗朝暉。
松寒風雨石骨瘦,法窟寂寥僧定時。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寫出無聲詩。
龍眠不似虎頭癡,筆妙天機可并時。蘇仙漱墨作蒼石,應解種花開此詩。
風枝雨葉瘠土竹,龍蹲虎踞蒼蘚石。東坡老人翰林公,醉時吐出胸中墨。
仁祖康四海,本朝盛文章。蘇郎如虎豹,孤嘯翰墨場。風流映海岱,俊鋒不可當。學書窺法窟,當代見崔張。
眼入毫端寫竹真,枝掀葉舉是精神。因知幻物出無象,問取人間老斲輪。
平生久要劉文叔,不肯為渠作三公。能令漢家重九鼎,桐江波上一絲風。
云夢澤南君子泉,水無名字托人賢。兩蘇翰墨相為重,未刻他山世已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