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子味的詩詞(1211首)
761
《效樂天》 明·高啟
誰言我久賤,明時已叨祿。
誰言我苦貧,空倉尚余粟。
辭闕是引退,還鄉豈遷逐。
舊宅一架書,荒園數叢菊。
762
《七夕》 宋·王禹偁
去年七月七,直廬閑獨坐。
西日下紫微,東窗暉青瑣。
露柳蜩忽鳴,風簾燕頻過。
寂寂紅藥階,槿花開一朵。
763
《謫居感事》 宋·王禹偁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惟尚諭山水,詎敢詠江蘺。
766
《甘菊冷淘》 宋·王禹偁
經年厭粱肉,頗覺道氣渾。
孟春奉齋戒,敕廚唯素飱。
淮南地甚暖,甘菊生籬根。
長芽觸土膏,小葉弄晴暾。
767
《和朱嚴留別》 宋·王禹偁
之子有文行,常流竊比難。
援毫秋露下,開卷古風寒。
場屋推盟主,聲詩立將壇。
論儒輕五霸,議古嫉三桓。
768
《櫻桃》 宋·王禹偁
鳳實落嶙峋,蟠根出俗塵。
子多將盡夏,花晚不爭春。
上苑空枝後,荒巖滿樹新。
鳥含紅映嘴,猿飽漬流唇。
769
《四和》 宋·劉克莊
臨淵細味心亨坎,卜筑先占地勢坤。
說易何妨遇于野,談玄亦入妙之門。
賜金莫惜娛賓客,堆笏猶堪遺子孫。
不比酸寒杜陵老,破茅草屋傍江村。
770
《寓言》 宋·劉克莊
夢里依稀若在傍,安知覺后忽他鄉。
裁成出戌衣封去,挑就回紋錦寄將。
多謝舊官留破鏡,半為蕩子守空房。
偶逢女伴悲酸嘆,不似披緇意味長。
771
《海口三首》 宋·劉克莊
島煙常至晏方開,沙際參差辨遠桅。
風挾寒聲從樹起,潮分末勢過橋來。
吏人不禁山排闥,客子思傾海入杯。
歸憶斯游非冷淡,如嘗橄欖味初回。
772
《雜興十首》 宋·劉克莊
古書蹖駁承訛久,新義支離折衷難。
孔墨達觀無異道,觸蠻角立有爭端。
壁中科斗經傳寫,甕里醯雞味筆殘。
老子暮年親勘破,束書閣上不須看。
773
《次韻竹溪題達卿后坡》 宋·劉克莊
歲計無馀逢谷貴,晚餐有味覺蔬嘉。
賒鄰人酒堪留客,藏善和書尚滿家。
稍喜熊兒理精熟,常嫌犬子賦虛夸。
魯論新義何時畢,相約溪頭共看花。
775
《買陳紫》 宋·劉克莊
典刑無復蒲人見,風味曾經蔡譜夸。
券買貪癡寧論價,摘嘗甘美不逢渣。
豈無人笑鐵鑪步,疑有神司玉蕊花。
說與子孫須記取,此翁賴有此傳家。
776
《陳寺丞續荔枝譜》 宋·劉克莊
蔡公絕筆山川歇,荔子蕭條二百年。
選貌略如唐進士,慕名幾似晉諸賢。
豈無品劣聲虛得,亦有形佳味不然。
題遍貴家臺沼后,請君物色到林泉。
777
《牢落》 宋·劉克莊
牢落吾何恨,先賢未免窮。
寧為田舍子,不作國師公。
螢影穿窗隙,蛩聲出壁中。
殘書殊有味,讀到角吹終。
778
《和南塘食荔嘆》 宋·劉克莊
君欲和詩無匆匆,唱首天下文章公。
今年荔子況倍熟,亭亭錦蓋高張空。
猿偷鴉啄牧童采,林間殘顆猶殷紅。
在昔唐家充歲貢,吟諷何止杜陵翁。
779
《薺》 宋·曾幾
盤餐到野薺,曳杖閒挑根。
幽人此味熟,俗子誰知津。
微物經品題,便作席上珍。
780
《次韓叔夏送行韻》 宋·曾幾
乃祖曾為文送窮,兒孫氣味略相同。
立朝有疏慕汲直,去國無書干子公。
竹椅蒲團深著意,雪窗螢案坐收功。
自憐無補朝廷事,又向蠻煙瘴雨中。
* 關于子味的詩詞 描寫子味的詩詞 帶有子味的詩詞 包含子味的古詩詞(12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