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妙實的詩詞(237首)

    181 《心月照云溪 繼重陽韻》 元·馬鈺

    死生生死,鎮日常驚怕。
    忽爾遇風仙,便說開、些兒妙話。
    忻然頓覺,猛烈棄家緣,向無中,鑄經營,烹煉丹無價。
    投真得趣,自是增惺灑。

    182 《滿庭芳 繼重陽韻 藏頭 拆起方字》 元·馬鈺

    感重陽,然下訪,是得悟黃染。
    精麥髓,弟子謹供當。
    上田田難種,懇告、神怎飛?。
    仙道,初心善,無刺亦無莨。

    183 《搗練子 贈終南三道友》 元·馬鈺

    張謙天,慕子遷。
    李公實等戀家緣。
    怎生得,通妙玄。
    離俗海,水云邊。
    會仙莊上種金蓮。
    行功成,性月圓。

    184 《清暉行》 宋·陳藻

    主翁不解飽,安事園池游。
    從知蓮社侶,所樂在清修。
    我憶少壯日,未多禪悅優。
    獨醒對佳景,愁紋上眉頭。

    185 《湖居感傷》 宋·釋智圓

    迷真渺無始,飄業產錢唐。
    外族宗南郡,門風祖偃王。
    微緣先劫種,宿習妙齡彰。
    父母憐多病,親實怪異常。

    186 《山居招友人詩》 宋·釋智圓

    結宇平湖濱,放意且閑逸。
    陵峰時采藥,服餌蠲故疾。
    藜藿可供餐,茆茨可容膝。
    浮生貴適性,何須羨奢佚。

    187 《游東陽涵碧亭劉夢得所賦詩也明日過中興寺游》 宋·王铚

    寶月生旁邑,應真傳絕藝。
    峨峨畫三佛,張吳意能儷。
    氣象隨世低,病鶻無猛鷙。
    碑陰筆縱橫,才翁雄近世。

    188 《簡查仲明》 宋·章甫

    佛法若大海,我生猶蚊虻。
    飲少腹已滿,鼓翅作微鳴。
    查侯飽禪學,如說且能行。
    有如遼天鶴,豈受網罟嬰。

    189 《許深甫宰分宜》 宋·張镃

    崢嶸飛藻妙無前,廊廊披懷萬丈淵。
    久矣愿交嗟跡異,茲焉覿面實心先。
    雪窗政握持杯手,風溆驚排轉柁船。
    名宦祝君誠長語,安心西去試鳴弦。

    190 《知宗柑詩用韻頗險予既知之復取所未用之韻續》 宋·林景熙

    書閱揚州貢,功觀禹化覃。
    香包分橘柚,秋色動江潭。
    破暑花凝雪,凌寒葉染藍。
    金衣愛日照。

    191 《觀習禮神樂觀歸而有作》 明·張羽

    維皇忝明祀,卜郊時再陽。
    指期戒先事,習伏誦故章。
    竹宮儼清掞,羽佩溢中堂。
    鳷階羅舞戚,著位表官行。

    192 《謹所之贈王氏子》 宋·陳淳

    我贈王氏子,作此謹所之。
    之子何所喜,喜有近道資。
    妙齡正弱冠,立志已不卑。
    與之語則解,知弗流俗隨。

    193 《無言上人求詩依黃簿韻》 宋·陳淳

    休說西來幾許年,此身動靜莫非禪。
    須知天理流行妙,不待人言髣髴傳。
    運水搬柴存實則,著衣喫飯即當然。
    若能默悟真消息,剖破諸空億大千。

    194 《和陳侍郎韻寄題林尉肯堂》 宋·陳淳

    肯堂題扁自名公,表里須教實一同。
    門閱不夸車馬大,家聲端藉禮詩隆。
    熟仁便足膏粱味,殉義能傳清白風。
    終始此生無忝處,精誠妙與古人通。

    195 《和丁祖舜綠筍之韻》 宋·陳淳

    哦風徑游衛山峬,溢耳謠言如春敷。
    猗猗青青發三嘆,熟察其調未免粗。
    當年載歌淇水澳,區區但取枝葉綠。
    惡知中有至味存,爽人神思勝於玉。

    196 《純父家池雙頭蓮》 宋·陳普

    天地化育工,兩致一為要。
    對待管流行,并起非橫矯。
    亭亭南北樞,赫赫東西曜。
    仁義與誠明,彼此相契約。

    197 《寄題吳子似所居二首·經德堂》 宋·陳文蔚

    上帝降斯民,厥安存秉彝。
    古昔世教明,大道行坦夷。
    裘葛順冬夏,飲食棄渴饑。
    非有慕于外,夫婦皆與知。

    198 《讀素問十六首》 宋·方回

    煌煌金蘭室,歷歷玉版文。
    伏羲之所為,傳逮軒轅君。
    妙測天人際,豈徒針藥云。
    予實有左癖,此豈非三墳。

    199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200 《題布袋和尚豐干禪師寒山拾得畫卷》 宋·方回

    今有二異僧,一虎隨之入城市,一曳布袋引群小兒,民間不鼎沸喧哄乎。
    以人情觀之,書本相傳如此,既未親見,不可信也。

    * 關于妙實的詩詞 描寫妙實的詩詞 帶有妙實的詩詞 包含妙實的古詩詞(2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