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妙契的詩詞(154首)

    61 《鷓鴣天·畫餅充餐必也虛》 元·姬翼

    畫餅充餐必也虛。
    刻舟求劍決然無。
    癡心密數人遺契,妄念重尋兔守株。
    先圣跡,古人書。
    *糠難作夜光珠。
    萬緣拂盡方知道,妙處那能說與

    62 《和鶴林吳泳題艮泓軒》 宋·龔大明

    知與坡仙有宿盟,來賢巖畔舊經行。
    節同老柏歲寒操,心契焦桐太古聲。
    云出九峰龍起蟄,風清五夜鶴傳鳴。
    須公一柱擎天力,妙斡洪鈞大發生。

    63 《水調歌頭·采取鉛須密》 宋·夏元鼎

    采取鉛須密,誠意辨妍媸。
    休教錯認,奪來鼎內及其時。
    二物分明真偽,一得還君永得,此事契天機。
    記取元陽動,妙用在虛危。

    64 《答鄭宜中》 宋·趙汝騰

    畏暑門稀問字徒,袖中妙語契周圖。
    知君十倍侯芭學,老我非雄尚索涂。

    65 《得雨字》 元·于立

    七月涼軿初破暑,秋聲蕭蕭在庭戶。
    清新故人忽見過,契闊有懷何足數。
    □夏郎官好詞翰,中州美人妙歌舞。
    懸知野衲解談天,況有仙人能噀雨。

    66 《水龍吟·名高三昧丹青匠》 元·劉志淵

    名高三昧丹青匠。
    貌出玄元古樣。
    明金繪素,堂堂殊勝,本來真狀。
    寶殿嚴供養。

    67 《墨池發祥詩呈蔣教》 宋·劉名世

    城頭學宮高巍巍,中有方井號墨池。
    窮冬不竭春不溢,往往石眼通江湄。
    故老相傳右軍宅,滌硯濡毫向池側。
    蘭亭絕筆跡成塵,此間池水猶能黑。

    68 《龍泉山》 宋·孟點

    污瀆橫鳣鯨,螻蚊得而制。
    所據非所容,悲歡生賈誼。
    吾疑洛陽叟,所見未超詣。
    卷之不能伸,無乃為形累。

    69 《和太白感秋》 宋·譙令憲

    余年四十九,濫分盆城竹。
    悠然望匡廬,秀色良可掬。
    緬思二先生,風流昔所獨。
    紫極感秋吟,北窗和月宿。

    70 《政和親郊三首》 宋·仁宗

    于穆文宜,妙道九德。
    默契靈心,筆基王跡。
    避佑后人,垂裕罔極。
    合食昭芳,孝思維則。

    71 《代上何樞密》 宋·許應龍

    宋元憲公王沂公,妙齡擢第魁南宮。
    清華歷遍升諫省,雍容二府亮天工。
    卻斂經綸來望郡,一鎮天雄一鎮鄆。
    政聲洋溢徹宸聰,丹詔紫泥催入覲。

    72 《游山門呈知府大卿》 宋·姚辟

    春風到宛陵,太守遇康樂。
    隱幾坐高齋,清風媚林壑。
    語我諸峰巒,道人古棲吒。
    幽潛遠江漢,秀聳類衡霍。

    73 《題凈梵院清虛堂》 宋·俞烈

    天清蠶麥余,綠結桃李實。
    老僧詩銜袖,過我語言質。
    懷山意先行,如病夢芝術。
    去□才一舍,鞭策不終日。

    74 《置酒高堂上》 明·黃省曾

    釂鼓及蘭辰,鳴儔款契賓。
    縟云生意藻,芳醴動顏春。
    燭華遲晝短,聲妙奪歌新。
    莫令青歲歇,庭內詠他人。

    75 《送劉侍郎往邊》 明·羅玘

    大旗飐軍軍吏集,赤日射甲甲流汁。
    將軍纛載胭脂馬,此馬遇胡慣先入。
    馬芻軍糗高于山,千乘萬乘居庸關。
    三軍久飽思一戰,萬弩先射奚契丹。

    76 《游君山寺》 明·薛瑄

    為愛湖中山,遂尋山下路。
    躋攀轉出邃,澗谷亦回互。
    石磴足莓苔,青林雜煙霧。
    前行如有窮,嵐嶺乍分布。

    77 《下小茅峰行平野約四五里入玉晨觀》 明·朱凱

    先朝臺殿影重重,香靄霏微散碧空。
    金液妙存云笈里,玉晨形在寶珠中。
    檜生左紐天機契,龍豢前池海脈通。
    綠發仙翁披鹿褐,一龕神氣與生同。

    78 《贈治易僧智周》 宋·蘇軾

    寒窗孤坐凍生瓶,尚把遺編照露螢。
    閣束九師新得妙,夢吞三畫舊通靈。
    斷弦掛壁知音喪,(師與契嵩深相知,時已逝矣。
    )揮塵空山亂石聽。
    齋罷何須更臨水,胸中自有洗心經。

    79 《子由新修汝州龍興寺吳畫壁》 宋·蘇軾

    丹青久衰工不藝,人物尤難到今世。
    每摹市井作公卿,畫手懸知是徒隸。
    吳生已與不傳死,那復典刑留近歲。
    人間幾處變西方,盡作波濤翻海勢。

    80 《和郭功父韻送芝道人游隱靜》 宋·蘇軾

    觀音妙智力,應感隨緣度。
    芝師訪東坡,寧辭萬里步。
    道義偶相契,十年同去住。
    行窮半世間,又欲浮杯渡。
    我愿焚囊缽,不作陳俗具。
    會取卻歸時,只是而今路。

    * 關于妙契的詩詞 描寫妙契的詩詞 帶有妙契的詩詞 包含妙契的古詩詞(15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