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妙契的詩詞(154首)

    41 《和權載之離合詩》 唐·潘孟陽

    詠歌有離合,永夜觀酬答。
    笥中操彩箋,竹簡何足編。
    意深俱妙絕,心契交情結。
    計彼官接聯,言初并清切。
    翔集本相隨,羽儀良在斯。
    煙云競文藻,因喜玩新詩。

    42 《和權載之離合詩》 唐·潘孟陽

    詠歌有離合,永夜觀酬答。
    笥中操彩箋,竹簡何足編。
    意深俱妙絕,心契交情結。
    計彼官接聯,言初并清切。
    翔集本相隨,羽儀良在斯。
    煙云競文藻,因喜玩新詩。

    43 《贈韓郎中愈》 唐·孟郊

    何以定交契,贈君高山石。
    何以保貞堅,贈君青松色。
    貧居過此外,無可相彩飾。
    聞君碩鼠詩,吟之淚空滴。

    44 《同微之贈別郭虛舟煉師五十韻》 唐·白居易

    我為江司馬,君為荊判司。
    俱當愁悴日,始識虛舟師。
    師年三十馀,白皙好容儀。
    專心在鉛汞,馀力工琴棋。

    45 《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 唐·白居易

    青陽行已半,白日坐將徂。
    越國強仍大,稽城高且孤。
    利饒鹽煮海,名勝水澄湖。
    牛斗天垂象,臺明地展圖。

    46 《送房處士閑游》 唐·李群玉

    采藥陶貞白,尋山許遠游。
    刀圭藏妙用,巖洞契冥搜。
    花月三江水,琴尊一葉舟。
    羨君隨野鶴,長揖稻粱愁。

    47 《偶書五首》 唐·司空圖

    衰謝當何懺,惟應悔壯圖。
    磬聲花外遠,人影塔前孤。
    色變鶯雛長,竿齊筍籜垂。
    白頭身偶在,清夏景還移。

    48 《錫宴日作》 唐·韓偓

    玉銜花馬蹋香街,詔遣追歡綺席開。
    中使押從天上去,外人知自日邊來。
    臣心凈比漪漣水,圣澤深于瀲滟杯。

    49 《壽春節進》 唐·貫休

    圣運關天紀,龍飛古帝基。
    振搖三蜀地,聳發萬年枝。
    出震同中古,承乾動四夷。
    恩頒新命廣,淚向舊朝垂。

    山水黃河送別

    50 《游仙二十四首》 唐·吳筠

    啟冊觀往載,搖懷考今情。
    終古已寂寂,舉世何營營。
    悟彼眾仙妙,超然含至精。
    凝神契沖玄,化服凌太清。

    51 《七言》 唐·呂巖

    周行獨力出群倫,默默昏昏亙古存。
    無象無形潛造化,有門有戶在乾坤。
    色非色際誰窮處,空不空中自得根。

    寫景友情思念

    52 《嘆逝賦》 魏晉·陸機

    昔每聞長老追計平生同時親故,或凋落已盡,或僅有存者。
    余年方四十,而懿親戚屬,亡多存寡;昵交密友,亦不半在。
    或所曾共游一途,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盡,以是哀思,哀可知矣,乃作賦曰: 伊天地之運流,紛升降而相襲。
    日望空以駿驅,節循虛而警立。

    寓事故事

    53 《文賦》 魏晉·陸機

    余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譴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
    每自屬文,尤見其情。
    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

    秋天寫景詠物菊花

    54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55 《滿庭芳(又上前人)》 宋·張繼先

    調理三關,安和四體,靜無憂撓相煎。
    太微冥契,元始語諸仙。
    玉宇重修妙典,西臺□、南岳題篇。
    崇□好,身田在世,心向太清天。

    56 《太清舞》 宋·史浩

    天門闕鎖煙蘿。
    瓊室瑤臺瑞氣多。
    欲識仙凡光景異,歡謠須聽太平歌。
    花心念:伏以獸爐縹緲噴祥煙,玳席熒煌開邃幄。

    勉勵

    57 《水調歌頭》 宋·夏元鼎

    其胎息注想之迷,因與酬唱水調歌頭于后。
    采取鉛須密,誠意辨妍媸。
    休教錯認,奪來鼎內及其時。
    二物分明真偽,一得還君永得,此事契天機。

    58 《張衡傳》 兩漢·范曄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
    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贊美寫人傳記

    59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60 《閑情賦》 魏晉·陶淵明

    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閑正。
    將以抑流宕之邪心,諒有助于諷諫。
    綴文之士,奕代繼作;因并觸類,廣其辭義。
    余園閭多暇,復染翰為之;雖文妙不足,庶不謬作者之意乎。

    寫人美人

    * 關于妙契的詩詞 描寫妙契的詩詞 帶有妙契的詩詞 包含妙契的古詩詞(15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