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妙傳的詩詞(818首)

    681 《呈尤侍郎陸禮部》 宋·張镃

    今春少晴天,雨聲常綿延。
    曉來羲車展云出,射我屋瓦生蒼煙。
    憶昔既冠時,壯志平幽燕。
    先王手扶太極起,余事未竟騎星躔。

    682 《謝李仁父茯苓》 宋·張镃

    岷峨山中千歲松,枝叫干直摩青空。
    雪霜剝落中不槁,膏液下與靈泉通。
    龜跧鳧伏自磊砢,全堅玉潔仍豐融。
    篝明夜取喜得雋,煮鼎朝聽如吟風。

    683 《酬張子立投贈》 宋·張镃

    論文嘗到愛山前,屢費金猊冰麝煙。
    舉世無人憐易絕,今年有子得詩傳。
    慵隨肥馬輕裘俗,要結高山流水緣。
    淺拙固難酬妙寄,溫撩春夢草池邊。

    684 《六月雨十一首》 宋·許月卿

    先集流傳妙詩句,芃芃禾黍舞涼秋。
    九秋寶麗從天落,一雨賦舉矧若疇。
    月更風流寫松竹,雨余涼意滿汀洲。
    客來且貰鄰壚酒,家釀明朝盡可篘。

    685 《寄題巖經樓》 宋·許月卿

    樓中圖史澹爐墨,中有成都較藝文。
    手澤存焉生舊感,心傳妙處長新聞。
    世科事業無如子,經學源流可致君。
    只恐校讎天祿閣,猿啼樓外滿溪云。

    686 《寄東宮官》 宋·許月卿

    瀛洲有詔翊儲宮,妙選歡傳有古風。
    鶴禁共看周八士,狐裘記取國三公。
    年華春早雞聲里,博望秋嚴霜氯中。
    入侍緝熙傳圣學,四書雋永事何窮。

    687 《知宗柑詩用韻頗險予既知之復取所未用之韻續》 宋·林景熙

    書閱揚州貢,功觀禹化覃。
    香包分橘柚,秋色動江潭。
    破暑花凝雪,凌寒葉染藍。
    金衣愛日照。

    688 《江東巖為余寫容求贈詩余以其學佛者也故后章》 宋·林景熙

    豐神間整坐凝然,一笑聊憑筆意傳。
    卻有丹青難畫處,獨遺好丑在千年。
    因形有像轉支離,妙筆從君壓畫師。
    若向禪中參一指,寫余父母未生時。

    689 《娟凈軒》 明·張羽

    綠竹有異質,夙著風人篇。
    猗猗瞻淇隈,翟翟懷衛泉。
    拾遺美形容,復有娟凈言。
    微植被獎飾,麗句永流傳。

    690 《畫山水行》 明·張羽

    古來名畫傳父子,唐有二李蜀兩黃。
    吳興公子冠當代,雍也繼之早擅場。
    宋祖子孫畫龍種,毛骨固是非尋常。
    珊瑚寶玦久零落,空有妙藝傳文章。

    691 《倪元鎮畫竹沈御史所藏》 明·張羽

    云林之子有仙骨,平生好潔如好色。
    紛紛濁士等蟲沙,嗚呼瓚也何由得。
    憶昔常登清掞堂,鵲尾爐爇龍涎香。
    紹京妙墨僧繇畫,示我不啻千明榼。

    692 《送蕭縣丞朝京》 明·張羽

    天官妙選待才賢,茂宰清明眾所傳。
    漠漠去帆沖暮雨,蕭蕭行李似當年。
    逶迤客路朝京口,迢遞王城在日邊。
    為說烏程民吏待,金陵酒美莫留連。

    693 《贈義興宣瘍醫》 明·張羽

    長橋下壓蛟龍宮,岸上人家如鏡中。
    道人賣藥臨溪水,醫得青蛇是龍子。
    報恩不受千金珠,龍伯親傳海藏書。
    門前扶杖人如市,妙術何愁三折臂。
    燕支山前白草秋,冷入金瘡淚欲流。
    安得金丹從爾乞,提攜玉龍還向敵。

    694 《再題廷暉山水》 明·張羽

    近代丹青誰第一,精絕獨數吳興胡。
    魏公家傳《摘瓜圖》,將軍妙筆絕代無。
    年深粉墨紛模糊,公命胡也全其污。
    鷗波亭前山滿湖,賓客不來人跡疏。

    695 《醫僧洪淡寮見示金剛經解集驗方村寺清規皆》 宋·艾性夫

    不作人間肉食僧,霜髭茁茁骨稜稜。
    釋經妙在一轉語,療病良於三折肱。
    處寺有規能縛律,即心是佛不傳燈。
    胸中歷歷前朝事,說到西頭氣拂膺。

    696 《晁無咎大硯》 宋·孔武仲

    玄玉琢為池,潭潭可容尺。
    圓侵震澤璞,潤帶端溪色。
    麟臺讎書御史孫,揮毫應敵妙語言。
    滔滔百丈洪河翻,助寶以泓還駿奔。
    君王側席明光殿,直言儻有公聊薦。
    區區邊計不須陳,亦論皇王繼家傳。

    697 《馮萬州當可以洞庭春色遺王子載蓋用安定郡王》 宋·晁公溯

    秋風洞庭波,霜落洲渚出。
    黃蘆半傾倒,江樹無復色。
    獨余千木奴,后皇所嘉植。
    芳辛有余味,不減玉斚瀝。

    698 《無言上人求詩依黃簿韻》 宋·陳淳

    休說西來幾許年,此身動靜莫非禪。
    須知天理流行妙,不待人言髣髴傳。
    運水搬柴存實則,著衣喫飯即當然。
    若能默悟真消息,剖破諸空億大千。

    699 《和陳侍郎韻寄題林尉肯堂》 宋·陳淳

    肯堂題扁自名公,表里須教實一同。
    門閱不夸車馬大,家聲端藉禮詩隆。
    熟仁便足膏粱味,殉義能傳清白風。
    終始此生無忝處,精誠妙與古人通。

    700 《挽江公三首》 宋·陳棣

    彩筆傳家學,春華飾妙詞。
    品題風鑒遠,論議月評推。
    柳岸陰半合,濠亭跡半隳。
    治家有遺訓,留付寧馨兒。

    * 關于妙傳的詩詞 描寫妙傳的詩詞 帶有妙傳的詩詞 包含妙傳的古詩詞(8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