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頭湯面的詩詞(45首)

    21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簡要,裴楷清通。
    孔明臥龍,呂望非熊。
    楊震關西,
    丁寬易東。

    22 《柏梁體簡龔少益》 宋·王邁

    青山四面畫圖張,溪流月下鳴湯湯。
    山之下兮水之旁,有人結茅作書堂。
    誦聲灑灑流琳瑯,使我一聽樂洋洋。
    應問誰為師匠良,風流相種如龔郎。

    23 《張烈婦》 明·陸師道

    抱璧置泥涂,皎然質不泯。
    菖蒲九節花,雖死常流芬。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君妻。

    24 《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 清·吳偉業

    寒潮沖廢壘,火云燒赤岡。
    四月到金陵,十日行大航。
    平生游宦地,蹤跡都遺忘。
    道遇一園叟,問我來何方。

    25 《贈周宗道六十四韻》 明·劉基

    天弓撥其弦,平地躍虎狼。
    腥風扇九澤,濁霧干太陽。
    瑣瑣蚊與虻,亦沸如蜩螗。
    帝閽隔蓬萊,弱水不可航。

    26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27 《岐亭五首(并敘)》 宋·蘇軾

    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為留五日,賦詩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復往見之,季常使人勞余于中途。
    余久不殺,恐季常之為余殺也,則以前韻作詩,為殺戒以遺季常。

    28 《刺濆淖》 宋·范成大

    峽江饒暗石,水狀日千變。
    不愁灘瀧來,但畏濆淖見。
    人言盤渦耳,夷險顧有間。
    仍于非時作,未可一理貫。

    29 《戲作簡朱天球》 宋·吳則禮

    江頭雪花一尺圍,不妨屋角梅垂垂。
    江頭三日浪簸船,不妨老子被底眠。
    權奇突兀眾所嗔,大是個中英特人。
    何曾論渠破與墮,余生且辦擔板過。

    30 《壽東師楊尚書》 宋·程公許

    去年拜公北定堂,中秋玩月喧絲簧。
    長風趣駕泝江艇,恨不初度{奭斗}一觴。
    轉頭玉鑒秋又滿,北定風景遙相望。
    寸心炯炯千里共,欲往從之川路長。

    31 《古田女》 宋·陳普

    昔年過饒州,一事獨希差。
    清川浴婦人,以書不以夜。
    上流濯垢膩,下流汲歸舍。
    供佛與事尊,共用如啗蔗。

    32 《酬靈澈上人(一和口號戲贈靈澈上人時奉事入城)》 唐·盧綸

    軍人奉役本無期,落葉花開總不知。
    走馬城中頭雪白,若為將面見湯師。

    33 《湘陰縣送遷客北歸》 唐·李群玉

    不須留薏苡,重遣世人疑。
    瘴染面如檗,愁熏頭似絲。
    黃梅住雨外,青草過湖時。
    今日開湯網,冥飛亦未遲。

    七夕節孤獨

    34 《送樊琯司業歸朝》 唐·唐彥謙

    近者蘇司業,文雄道最光。
    夫君居太學,妙譽繼中行。
    汲郡陵初發,汾陰篋久亡。
    寂寥方倚席,容易忽升堂。

    35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 唐·韋莊

    禍亂天心厭,流離客思傷。
    有家拋上國,無罪謫遐方。
    負笈將辭越,揚帆欲泛湘。
    避時難駐足,感事易回腸。

    36 《游涇川水西寺蕳葉八宣慰劉七都事章卞二元師》 明·宋濂

    水陸行兼旬,招搖月如醉。
    筋弛遂莫支,神癡但思睡。
    若非游名山,曷以豁幽閉。
    涇川名漢縣,寶勝標唐寺。

    37 《渡江》 宋·師嚴

    鹿門山人滄浪客,灑淚憶枯眼見骨。
    風塵崢嶸萬里空,不知何處營三窟。
    城中性命湯火近,路窮援斷無消息。
    鼠竊狗偷何足憂,都將十指漫天日。

    38 《徐良輔耕漁軒》 明·王隅

    南山饑牛常待飯,而君力田致疏懶。
    北冥游鯤幾千里,而君重釣滄浪水。
    高堂老親鶴兩鬢,二者本自供甘旨。
    禾囷三百既有獲,得漁可羹而已矣。

    39 《妾薄命》 宋·白玉蟾

    妾居西北方,容貌亞冰雪。
    妾長嗟無媒,孤影對明月。
    頭綰墮馬髻,腳襯凌波襪。
    釵梁溜金鳳,舞帶蒙錦纈。

    40 《次公采贈太希先密云團韻》 宋·吳則禮

    太兄遠從方廣來,緊打腳繃帩草鞋。
    堂頭老人未相見,道眼心知如覿面。
    山間五百大弟子,仆射魯公辦能事。
    且燒湯鼎試中{左氵右霝},憑仗阿先歸舉似。

    * 關于頭湯面的詩詞 描寫頭湯面的詩詞 帶有頭湯面的詩詞 包含頭湯面的古詩詞(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