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太冷的詩詞(508首)

    281 《梁父吟》 明·孫蕡

    江水何深深,青楓映云林。
    衡門一杯酒,抱膝《梁父吟》。
    君不見夷吾奮袂投南冠,故人薦引登君門。
    揚眉吐論下荊楚,九合冠裳朝至尊。

    282 《周玄初祈晴詩》 明·孫蕡

    江南仙山天下無,峰巒屹立龍虎都。
    赤城嵯峨敞靈區,中天秀色光盤紆。
    紫極曲密交綺疏,郁蕭彌羅玉渠渠。
    宸嚴中高天帝居,璇題丹篆雙蛟扶。

    283 《石鼓詩》 明·唐之淳

    郡學舊辟雍,中有岐陽鼓。
    古今所聞十,左右各惟五。
    離離大星隕,兀兀壞云補。
    累累營灶減,落落陳沙聚。

    284 《癸卯閏三月十九日奉旨代祠寶公遇環中子于山》 明·陶安

    不出圓悟關,已入清凈境。
    長松閉虛巖,闃坐吊孤影。
    我行寶珠林,聞君萬緣屏。
    意將叩玄奧,未敢輒呼警。

    285 《讀醫士王立方瘦老子傳求歌賦此》 明·謝常

    瘦老子,吳門生,雙瞳碧焰骨有棱,形臞力弱須杖行。
    草堂臥病留不得,聲名早動金門客。
    走書遠至闔閭城,起躡芒屨強匍匐。
    春風放舟東海邊,相知喜遇王侯賢。

    286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287 《夏日田家四首》 明·張名由

    獨酌冷風前,遂至于忘己。
    而況人與世,枯槐聚玄蟻。
    昔夢嬰塵紛,宰割鬯吾旨。
    金枝綴翠旗,魚服交象弭。

    288 《分得九仙觀送劉司務之天官》 明·趙迪

    青山一徑連花竹,瑤宮瓊館依林麓。
    昔云兄弟九仙人,跨鯉成仙巖下宿。
    仙人一去竟不來,落葉行跡空蒼苔。
    石窗無人白云冷,藥爐有火芙蓉開。

    289 《北風行》 明·朱應登

    昨日南風揚,今朝北風急。
    南風吹山山不移,北風吹海海欲立。
    嗟哉!南風不與北風競,物理自爾非相襲。
    軒轅臺前燭龍晦,紇干山頭冷雀泣。

    290 《紅線毯》 唐·白居易

    紅線毯,擇繭繅絲清水煮,揀絲練線紅藍染。
    染為紅線紅于藍,

    諷刺

    291 《渭村酬李二十見寄》 唐·白居易

    百里音書何太遲?暮秋把得暮春詩。
    柳條綠日君相憶,梨葉紅時我始知。
    莫嘆學官貧冷落,猶勝村客病支離。
    形容意緒遙看取,不似華陽觀里時。

    292 《登州海市》 宋·蘇軾

    東方云海空復空,群仙出沒空明中。
    蕩搖浮世生萬象,豈有貝闕藏珠宮。
    心知所見皆幻影,敢以耳目煩神工。
    歲寒水冷天地閉,為我起蟄鞭魚龍。

    293 《食檳榔》 宋·蘇軾

    月照無枝林,夜棟立萬礎。
    眇眇云間扇,蔭此九月暑。
    上有垂房子,下繞絳刺御。
    風欺紫鳳卵,雨暗蒼龍乳。

    294 《雪浪石》 宋·蘇軾

    太行西來萬馬屯,勢與岱岳爭雄尊。
    飛狐上黨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黃昏。
    削成山東二百郡,氣壓代北三家村。
    千峰右卷矗牙帳,崩崖鑿斷開土門。

    295 《真興寺閣禱雨》 宋·蘇軾

    太守親従千騎禱,神翁遠借一杯清。
    云陰黯黯將噓遍,雨意昏昏欲醞成。
    已覺微風吹袂冷,不堪殘日傍山明。
    今年秋熟君知否,應向江南飽食粳。

    296 《真興寺閣禱雨》 宋·蘇軾

    太守親從千騎禱,神翁遠借一杯清。
    云陰黯黯將噓遍,雨意昏昏欲醞成。
    已覺微風吹袂冷,不堪殘日傍山明。
    今年秋熟君知否,應向江南飽食粳。

    297 《送程建用》 宋·蘇軾

    先生本舌耕,文字浩千頃。
    空倉付公子,坐待發苕穎。
    十年困新說,兒女爭捕影。
    鑿垣種蒿蓬,嘉谷誰復省。

    298 《潁州初別子由二首》 宋·蘇軾

    征帆掛西風,別淚滴清潁。
    留連知無益,惜此須臾景。
    我生三度別,此別尤酸冷。
    念子似先君,木訥剛且靜。

    299 《次韻周邠寄雁蕩山圖二首》 宋·蘇軾

    指點先憑采藥翁,丹青化出大槐宮。
    眼明小閣浮煙翠,齒冷新詩嚼雪風。
    二華行觀雄陜右,九仙今已壓京東。
    (將赴河中,密邇太華,九仙在東武,奇秀不滅雁蕩也。

    300 《贈莘老七絕》 宋·蘇軾

    嗟余與子久離群,耳冷心灰百不聞。
    若對青山談世事,當須舉白便浮君。
    天目山前淥浸裾,碧瀾堂下看銜艫。
    作堤捍水非吾事,閑送苕溪入太湖。

    * 關于太冷的詩詞 描寫太冷的詩詞 帶有太冷的詩詞 包含太冷的古詩詞(5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