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天灶的詩詞(338首)
102
《沁園春》 宋·張輯
記,見稱廬山道人,蓋援涪翁山谷例。
黃叔豹謂予居鄱,不應舍近取遠,為更東澤。
黃魯庵詩帖往來,于東澤下加以詩仙二字。
近與馮可遷遇于京師,又能節文,號予東仙,自是詩盟遂以為定號。
103
《沁園春(贊呂公)》 宋·葛長庚
渭水秋深,溢江春老,洞庭一湖。
問城南古樹,如今在否,洛中狂客,還更來無。
獨上君山,渺觀巖石,八百里鯨波泛巨區。
何曾錯,有茶中上灶,酒里仙姑。
105
《解連環》 宋·劉克莊
懸弧之旦。
憶爭騎竹馬,各懷金彈。
恨歲月、去我堂堂,向酒畔愁生,鏡中顏換。
灶壞丹飛,慢追悔、鄴侯婚宦。
108
《水調歌頭》 宋·關注
吾鄉陸永仲,博學高才。
自其少時,有聲場屋,今棲自鹿洞下,絕葷酒,屏世事,自放塵埃之外。
行將六十,而有嬰兒之色,非得道者能如是乎。
鳳舞龍蟠處,玉室與金堂。
寫景憂民孤寂
109
《惜黃花》 宋·宋先生
天機大道。
達者稀少。
運戊已、龍蟠更虎繞。
這一顆丹砂,凡世人難曉。
間木金、坎離顛倒。
陽全陰盡,形容不老。
將水火烹煎,自然爐灶。
待行功成就,煉無價寶。
去朝元、七祖都了。
111
《醉蓬萊》 宋·李商英
慶朋良相遇,夷夏均歡,福沾綿宇。
扶日勛高,更補天力巨。
學造淵微,文賡三圣,被褒語。
來自丹臺,生逢華旦,身登仙路。
望遠懷人
112
《霍光傳(節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傳記
113
《太上感應篇》 宋·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宗教勸善
115
《金山》 明·王叔承
灶宅龍宮紫氣驕,壯游南北倚青霄。
蜀江萬里來春水,吳嶼千尋帶暮潮。
夾岸帆檣揚子渡,隔天云樹廣陵橋。
臨流無限風塵思,濁酒淋漓劍影搖。
117
《龍多仙》 宋·劉望之
金船載山知有無,大千浮空佛所書。
何人夜繼海山臂,一手挈置西南隅。
白虹發晴涪水現,翠鳳下曉巴山趨。
亮哉何邦實有此,但恐□舞皆凡姝。
118
《贈郡帥郭侯》 宋·閻蒼舒
東南形勝惟揚州,介江負淮作襟喉。
有國以來幾百戰,吊古千載空悠悠。
哀哉荒主與蕩子,鈍盡鐵劍崇倡優。
迷樓九曲爛如畫,珠簾十里半上鉤。
120
《賀人生孫》 宋·卓田
蘭蓀秀茁謝庭初,善積五教慶有余。
此子異時□跨灶,乃翁今日驗棄閭。
懷中玉燕夢符說,天上石麟祥應徐。
未得踵門索啼看,先投林甫弄麞書。
* 關于天灶的詩詞 描寫天灶的詩詞 帶有天灶的詩詞 包含天灶的古詩詞(33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