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天地道的詩詞(2542首)

    781 《旅次銅山途中先寄溫州韓使君》 唐·陳陶

    亂山滄海曲,中有橫陽道。
    束馬過銅梁,苕華坐堪老。
    鳩鳴高崖裂,熊斗深樹倒。
    絕壑無坤維,重林失蒼昊。

    782 《同楊使君白蘋洲送陸侍御士佳入朝》 唐·皎然

    久愛吳興客,來依道德藩。
    旋師聞杕杜,歸路憶轘轅。
    舊佩蒼玉在,新歌白芷繁。
    今朝天地靜,北望重飛翻。

    783 《題楚廟》 唐·歸仁

    羞容難更返江東,誰問從來百戰功。
    天地有心歸道德,山河無力為英雄。
    蘆花尚認霜戈白,海日猶思火陣紅。
    也是男兒成敗事,不須惆悵對西風。

    784 《擬君子有所思二首》 唐·貫休

    我愛正考甫,思賢作商頌。
    我愛揚子云,理亂皆如鳳。
    振衣中夜起,露花香旖旎。
    撲碎驪龍明月珠,

    785 《春末寄周璉》 唐·貫休

    暮角含風雨氣曛,寂寥莓翠上衣巾。
    道情不向鶯花薄,詩意自如天地春。
    夢入亂峰仍履雪,吟看芳草只思人。
    手中孤桂月中在,來聽泉聲莫厭頻。

    786 《贈鐘陵陳處士》 唐·貫休

    否極方生社稷才,唯譚帝道鄙梯媒。
    高吟千首精怪動,長嘯一聲天地開。
    湖上獨居多草木,山前頻醉過風雷。
    吾皇仄席求賢久,莫待征書兩度來。

    787 《贈楊公杜之舅》 唐·貫休

    分盡君憂一不遺,鳳書征入萬民悲。
    風云終日如相逐,雨露前程即可知。
    畫舸還盛江革石,秋山又看謝安棋。

    788 《送道友歸天臺》 唐·貫休

    蘚濃苔濕冷層層,珍重先生獨去登。
    氣養三田傳未得,藥非八石許還曾。
    云根應狎玉斧子,月徑多尋銀地僧。
    太守苦留終不住,可憐江上去騰騰。

    789 《寄詩友》 唐·齊己

    天地有萬物,盡應輸苦心。
    他人雖欲解,此道奈何深。
    返樸遺時態,關門度歲陰。
    相思去秋夕,共對冷燈吟。

    790 《酬葉縣劉明府避地廬山言懷詒鄭錄事昆季茍尊師兼見贈之》 唐·吳筠

    明哲良罕遇,遇君輒思齊。
    挺生著天爵,自可析人珪。
    河洛初沸騰,方期掃虹霓。
    時命竟未合,安能親鼓鼙。

    791 《高士詠·荷蓧晨門》 唐·吳筠

    荷蓧隱耕藝,晨門潛抱關。
    道尊名可賤,理愜心彌閑。
    混跡是非域,縱懷天地間。
    同譏孔宣父,匿景杳不還。

    792 《題桐柏山黃先生庵門》 唐·呂巖

    吾有玄中極玄語,周游八極無處吐。
    云輧飄泛到凝陽,一見君兮在玄浦。
    知君本是孤云客,擬話希夷生恍惚。

    793 《答僧見》 唐·呂巖

    三千里外無家客,七百年來云水身。
    行滿蓬萊為別館,道成瓦礫盡黃金。
    待賓榼里常存酒,化藥爐中別有春。
    積德求師何患少,由來天地不私親。

    794 《鄂渚悟道歌》 唐·呂巖

    縱橫天際為閑客,時遇季秋重陽節。
    陰云一布遍長空,膏澤連綿滋萬物。
    因雨泥滑門不出,忽聞鄰舍語丹術。

    795 《美劉太保》 唐·司馬扎

    常愛魯仲連,退身得其趣。
    不知鴟夷子,更入五湖去。
    云霞恣搖曳,鴻鵠無低翥。
    萬里天地空,清飆在平楚。

    796 《驀山溪(天穿節和朱刑掾二首)》 宋·葛勝仲

    望云門外。
    油壁如流水。
    空巷逐朱幡,步春風、香河七里。
    冶容炫服,摸石道宜男,穿翠靄,度飛橋,影在清漪里。

    797 《鷓鴣天(賞菊二首)》 宋·葛勝仲

    黃菊鮮鮮帶露濃。
    小園開遍度香風。
    自篘玉醞酬秋色,旋洗霜須對晚叢
    香在手,莫匆匆。
    尋芳今夜有人同。
    黃金委地新收得,莫道山翁到底窮。

    798 《虞美人》 宋·向子諲

    語答之,兼示棲隱寧老
    澄江霽月清無對。
    魯酒何須醉。
    人憐貧病不堪憂。
    誰識此心如月、正含秋。
    再三澇漉方知處。
    試向波心去。
    迢迢空劫勿能收。
    謾道從來天地、與同流。

    春天寫景喜悅熱愛自然

    799 《鷓鴣天》 宋·向子諲

    薌林居士卡筑清江,乃楊遵道光祿故居也。
    昔文安先生之所可,而竹木池館,亦甚似之。
    其子孫與兩蘇、山谷從游。
    所謂百花洲者,因東坡而得名,嘗為絕句以紀其事。

    800 《水調歌頭(同徐師川泛太湖舟中作)》 宋·張元干

    落景下青嶂,高浪卷滄洲。
    平生頗慣,江海掀舞木蘭舟。
    百二山河空壯。
    底事中原塵漲。

    * 關于天地道的詩詞 描寫天地道的詩詞 帶有天地道的詩詞 包含天地道的古詩詞(25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