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羊幾巖壑,茲洞如修航。泉聲轟鼓激,澗氣侵衣涼。臨流網銀鯽,艤棹觴桂漿。此中有真趣,其樂良未央。
我行常苦雨相隨,旱甚民心若倒垂。坐久云容膚寸合,愿同焦槁被甘滋。
六峰環翠繞金藍,下馬初嘗一酌甘。久旱喜看云氣浹,晚風吹雨過江南。
未謝留侯疾,常懷仲蔚園。閑謠紫芝曲,歸夢赤松村。忽改蓬蒿色,俄吹黍谷暄。多慚孔北海,傳教及衡門。
先生煉飛精,羽化成翩翻。荒壇與古甃,隱軫清泠存。四面蹙山骨,中心含月魂。除非紫水脈,即是金沙源。
大化終華頂,靈蹤示玉泉。由來負高尚,合向好山川。洞壑藏諸怪,杉松列瘦煙。千秋空樹影,猶似覆長禪。
清泉流眼底,白道倚巖棱。后夜禪初入,前溪樹折冰。南涼來的的,北魏去騰騰。敢把吾師意,密傳門外僧。
塔聳層峰后,碑鐫巨石新。不知將一句,分付與何人。靜坐云生衲,空山月照真。后徒游禮者,猶認指迷津。
記年時、快馬上青云,而今袞衣還。問公歸何有,春風萬斛,散滿人間。聞道金鑾召對,風采動朝班。宰相從來有,幾個朱顏。
蜀人在昔朝京路,斥堠摧頹草木深。馬驛錦官俱改轍,獸蹄鳥跡動驚心。生人采捕祠烏鬼,強客椎埋隱綠林。何日五丁開故道,關河北望可沾襟。
霞卷東西嶂,云橫宴樂峰。漠泉三百丈,絕壁一千重。玉茗沾香蕊,金蘭憶醉容。殷勤祝尊者,為我起乖龍。
早修容服侍明公,琴匣書簽坐臥同。春色故隨流水去,雨聲猶向落花中。月明東閣憑闌歇,塵暗西窗倚鏡空。十二峰頭云不盡,夜深還到楚王宮。
偉哉此陽山,有石俟歌誦。形將冰塊截,勢與蓮花共。仰觀一何高,登涉不可鞚。鳥飛必徊翔,云出自騰滃。
南山春雪凍云凝,暗火青燈急霰聲。栗烈殘年新慶雪,玻璃美酒舊知名。饑腸未慣猶空吼,凍臉何知輒妄赪。隱忍且須留一榼,晴明待作探梅行。
峰高凍雪埋蒼玉,河靜黃沙咽濁流。嗟我殘年為遠客,煩君雙榼散羇愁。屠蘇御歲將傳盞,彩勝宜春欲插頭。痛飲須知謀日富,無田何用慶來麰。
兩眉軒然,意像無寄。而服如此,又不離世。鑒中壁上,處處皆是。簡齋雖傳,文殊無二。
山居速化植秋荻,孫家種木惟種德。一朝仙籍浮桂香,昔笑其迂今改色。鄰翁笞兒乞條枚,條枚不惜莫浪栽。君不見天街十二綠槐滿,獨有城東之槐應三臺。
路繞溪回不計程,行郵今復宿延平。陰云藏月不知處,急雨落天無數聲。病起尚疑群蟻斗,夢余初聽一雞鳴。泉山去歲同游賞,惟有神君識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