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塞身的詩詞(620首)

    21 《過西塞山》 唐·齊己

    空江平野流,風島葦颼颼。
    殘日銜西塞,孤帆向北洲。
    邊鴻渡漢口,楚樹出吳頭。
    終入高云里,身依片石休。

    22 《過西塞山》 唐·齊己

    空江平野流,風島葦颼颼。
    殘日銜西塞,孤帆向北洲。
    邊鴻渡漢口,楚樹出吳頭。
    終日高云里,身依片石休。

    寫雪生活

    23 《塞上曲二首·其二》 唐·戴叔倫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邊塞愛國

    24 《朝飲馬送陳子出塞》 明·李夢陽

    朝飲馬,夕飲馬,水咸草枯馬不食,行人痛哭長城下。
    城邊白骨借問誰?云是今年筑城者。
    但道辭家別六親,寧知九死無還身。
    不惜身為城下土,所恨功成賞別人。

    25 《到塞后有懷青社》 宋·龐籍

    初到營陵春始回,泱泱風物接梧臺。
    魚鹽利重通阛盛,箏瑟聲和宴席開。
    天妹膚云連岱色,海中靈藥慕仙才。
    早知未許身間去,悔舍堯田石潤來。

    26 《塞下曲贈翁東厓侍郎總制十首》 明·唐順之

    邊人大半能胡語,胡騎年來亦漢裝。
    誰向青紅氈帳里,單身縛得不花王。

    27 《我質本瑚璉,宗廟供頻蘩·一朝嬰禍難,失身》 宋·韓希孟

    寧當血刃死,不作衽席完。
    漢上有王猛,江南無謝安。
    長號赴洪水,激烈摧心肝。
    宋夫有天下,堅正臣禮秉。

    28 《塞上晚春憶家》 明·董少玉

    新草滿長堤,思鄉望月遲。
    露桃深中酒,煙柳淡涂眉。
    秋塞關難掩,春江棹可移。
    此身同越鳥,夜夜想南枝。

    29 《落第客塞下代盧龍諸將寄京洛相知四首》 明·阮自華

    破斧入洛下,樓船跨海濱。
    金縢風蘊櫝,銅柱日生塵。
    彩筆詞臣富,牙籌吏部貧。
    當時烽火急,若個肯捐身。
    ¤

    30 《塞下曲》 明·田藝蘅

    黑風卷沙平太行,轅門列戟飛秋霜。
    敲冰飲馬萬蹄裂,旄頭白日寒無光。
    胡笳叫屈角聲死,短兵戰過交河水。
    不恤身為塞下磷,孤光還照長城里。

    31 《出塞》 明·俞允文

    擊胡無生還,此己非不知。
    謂當棄一人,所活千萬余。
    中原有父母,奮身靡敢私。
    悠悠河陽橋,生死從此辭。

    32 《入塞》 宋·王安石

    荒云涼雨水悠悠,鞍馬東西鼓次休。
    尚有燕人數行淚,回身卻望塞南流!

    33 《入塞》 宋·王安石

    荒云涼雨水悠悠,鞍馬東西鼓吹休。
    尚有燕人數行淚,回身卻望塞南流。

    34 《塞上曲》 宋·陸游

    老矣猶思萬里行,翩然上馬始身輕。
    玉關去路心如鐵,把酒何妨聽渭城。

    35 《老身》 宋·陸游

    老身無處著,登望憶閑游。
    白浪浮天遠,黃云出塞秋。
    百年殊鼎鼎,萬事只悠悠。
    歲晚長亭路,寒侵季子裘。

    36 《守塞三年上北京留守賈相公》 宋·宋祁

    天心北顧倚長城,上相元戎兩印榮。
    雞羽靜沈傳處檄,虎皮間里戰馀兵。
    九宵冬日人蒙惠,萬耒春霖俗勸耕。
    和氣愈充身愈退,只憂難避是功名。

    37 《塞孤》 元·王哲

    自家聲,唱出誰能測。
    有個頭青容白。
    正是石娥來應拍。
    身窈窕,腰如搦。

    38 《楞嚴六根·非身覺觸》 宋·釋慧遠

    舜若多非身覺觸,閉門塞戶栽荊棘。
    邈得虛空恰似渠,似渠也是閑相識。

    39 《應童子科歐陽文成覓詩漫以塞責》 宋·曾豐

    廬陵童子謂姓李,臨川童子謂姓王。
    二子讀書選德殿,氣吐虹蜺口翻漿。
    六經諸子成串落,天子喜之移御床。
    奏對首肯去目送,青衫黃牒恩異常。

    40 《燕燕》 先秦·佚名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之子于歸,遠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飛,頡之頏之。

    詩經送別抒情

    * 關于塞身的詩詞 描寫塞身的詩詞 帶有塞身的詩詞 包含塞身的古詩詞(62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