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垂身的詩詞(1124首)

    521 《誡兒侄八百字》 宋·范質

    去上初釋褐,一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棄如仇。
    適會龍飛慶,王澤天下流。
    爾得六品階,無乃太為優。

    522 《登四明山》 宋·黃巨澄

    會稽東南秀,四明名更佳。
    蜿蜒三百里,慘淡青蓮花。
    伊昔天地初,山川始萌芽。
    六丁揮神斧,斲削如人家。

    523 《初寓橫涇》 宋·黃順之

    十年泉石夢,及此始依然。
    野迥天垂地,身閒日抵年。
    稍欣聞見少,漸與土風便。
    分得漁樵席,白云相共眠。

    524 《題真仙巖》 宋·賈遵祖

    翰林以謫流夜郎,我亦何為涉此境。
    生平山水債未了,宦游直度桂州嶺。
    牂牁江繞古融城,拂拭冠纓照清影。
    舉頭忽見真仙巖,盤空攫拿勢馳騁。

    525 《喜逢靈江赟禪師》 宋·江朝卿

    兩世吟邊友,分攜二紀馀。
    獨憐身老去,及見頂圓初。
    間晝烹茶數,炎天人定疏。
    久依蓮社泊,晤語勝鄰居。

    526 《文相生日》 宋·金君卿

    圣賢不世出,會合未可知。
    朝廷余百年,天將右重熙。
    經綸須得人,公為生斯時。
    維時秋九月,爽氣橫海涯。

    527 《范資政移鎮杭州一百韻》 宋·金君卿

    圣門高弟游淵源,當時所得惟十賢。
    科張言行政與學,兼此四者誰能然。
    公含天資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謨全。
    軒昂盛時進以道,行高德鉅齊回騫。

    528 《送熊飛將軍赴丞相麾下》 宋·李春叟

    龍泉出匣鬼神驚,獵獵霜風送客程。
    白發垂堂千里別,丹心報國一身輕。
    劃開云路沖牛斗,挽落天河洗甲兵。
    馬革裹屍真壯士,陽關莫作斷腸聲。

    529 《鬻孫謠》 宋·李思衍

    白頭老翁發垂領,牽孫與客摩孫頂。
    翁年八十死無恤,鄰女孩童困饑饉。
    去年雖旱猶禾熟,今年飛霜先殺菽。
    去年饑饉猶一粥,今年饑饉無余粟。

    530 《贈汪孝子》 宋·林桷

    事死如生實至難,古來不獨數丁蘭。
    遺骸已逐干戈盡,刻木難忘菽水歡。
    天地一身難養育,子孫百口復團圓。
    吾皇德澤將何報,忠孝垂名兩不刊。

    531 《豫章別李元中宣德》 宋·林之奇

    舊聞諸李隱龍眠,伯時已老元中少。
    一行作吏各天涯,故人落落疏星曉。
    西山影裹識君面,碧照草江眸子瞭。
    向來問道渺多岐,只今領略歸玄妙。

    532 《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宋·劉騭

    徐孺亭邊水石連,高名頻見野僧傳。
    篋中書滿思安世,樓上詩成憶仲宣。
    已說爛何忘意遠,定知焦尾用心專。
    寒溪乘興云迎棹,秋夜娛賓月照筵。

    533 《題吳氏四賢堂》 宋·羅鑒

    河汾續經罷,洙泗還清風。
    深衣在帶垂,身退道則豐。
    一編通言在,萬古無盲聾。
    遺像今偉然,吾敬環溪公。

    534 《和潘經略廣州峽山五首》 宋·釋寶曇

    是身猶孤云,夢入巖下寺。
    天如護蒼江,山故插厚地。
    一舟巫峽來,八月新雨霽。
    煙鬟十二外,野花或垂髻。

    535 《偈六十九首》 宋·釋道寧

    宗門奧旨,造者還稀。
    體用無私,隨流得妙。
    有時互為生,伴敲唱玄風。
    有時對面藏,身難窺影跡。
    要津把斷,凡圣迷源。
    利物垂慈,等閒入草。

    536 《偈頌四十一首》 宋·釋慧暉

    諸佛出身處,東山水上行。
    宸閨垂玉簾,云榻擁天青。

    537 《贈樊川長老》 宋·釋清尚

    瘦顏諸骨現,滿面雪毫垂。
    坐石鳥疑死,出門人謂癡。
    照身潭入楚,浸影檜生隋。
    太白曾經夏,清風涼四肢。

    538 《誡酒肉慈慧法門》 宋·釋遵式

    南無佛法僧,大慈三寶海。
    我念欲依教,普勸諸眾生。
    莫殺莫食肉,同蘊仁慈行。
    無病保長齡,未來成佛道。

    539 《放生慈濟法門》 宋·釋遵式

    我比丘某甲,今為傍生類。
    發佛大慈悲,懺彼六情根。
    無始業障海,眼根著諸色。
    耳界聞亂聲,鼻染一切香。

    540 《大悲觀音栴檀像》 宋·釋遵式

    南無十方三世佛,南無本師大牟尼。
    南無西方安樂剎,阿彌陀佛十力尊。
    南無過去無數劫,彼世世燈觀世音。
    諸佛慧眼第一凈,以不二相觀三界。

    * 關于垂身的詩詞 描寫垂身的詩詞 帶有垂身的詩詞 包含垂身的古詩詞(11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