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坤造的詩詞(189首)

    141 《寄題翠樊亭》 宋·李彌遜

    何郎愛山知貴目,不著芒鞋踏空谷。
    誅茅結竹函丈間,坐揖崔嵬繞江綠。
    我亦尋幽不憚遠,半世一身隨轉轂。
    峰巒過眼已成夢,南北空嗟髀消肉。

    142 《淮陰遇風雨》 宋·李彌遜

    吾廬豈不好,白日苦易夕,如何芳歲闌,尚此千里役。
    乾坤一虛舟,浩蕩楚天碧。
    江山已在眼,道路修且隔。

    143 《次韻師皋》 宋·鄧肅

    平生論兵輕白起,端欲採芝追甪里。
    誰遣聲名到人間,役役十年空血指。
    天狗墮地嗟未已,雷聲屢迫君王耳。
    閩山今復暗旌旗,四望長安淚如洗。

    144 《挽秦國夫人》 宋·李流謙

    鸞衿榮翠栝,璇魄媚方流。
    慶襲高華出,賢供窈窕求。
    靈光分婺照,靜質肖坤柔。
    閨闥關何事,風人美造周。

    145 《代人上李制參生辰》 宋·李流謙

    乾坤不許一塵隔,誰倒天河濯秋色。
    鵠鷺心性冰雪魂,造物著意不倉卒。
    星斗并煥仰斯文,準繩不愆宗絕德。
    法年只作充閭喜,不知此人系邦國。

    146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147 《平原郡王南園詩二十一首·矜春》 宋·姜特立

    莫疑造物擅天工,先借孤根暖氣通。
    待得乾坤生意廣,一時散施與東風。

    148 《劉望之圖錄惠示文卷次韻為謝》 宋·樓鑰

    吾聞三峽江,湍流下無底。
    吾聞岷峨山,聳秀且千里。
    坤維氣淑靈,所產多名士。
    高文既鏗然,特立亦卓爾。

    149 《雪中懷成父》 宋·趙蕃

    只道渾無雪,那知待得春。
    人情聊自慰,造物信如神。
    兇旱拘常數,乾坤本至仁。
    麥遲猶可種,米賤況多陳。

    150 《高宗皇帝挽詞二首》 宋·葉適

    何止超前代,功隆道更尊。
    幾同造區夏,還復外乾坤。
    黃屋堯年度,青山禹穴昏。
    遺民猶望幸,淚血灑中原。

    151 《四川茶馬牛寶章修揚子墨池以書索題詠》 宋·魏了翁

    子云一去千余載,惟有成都墨池在,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誰知。
    雖逃劉歆醬瓿阸,鼠壤蛛窠蠹魚宅。
    豈無學者工探求,不譏僭圣幾殘余贅肬。

    152 《上王通守傅易數》 宋·劉學箕

    大哉皇羲古神圣,八封始畫天地辟。
    乾效于天坤法地,六子運用眇難測。
    天理人文一宣朗,萬化昭然從此出。
    發明洊更三圣手,動靜機緘皎如日。

    153 《岷峨嘆》 宋·程公許

    出門厭氛囂,歸臥集萬感。
    憑高一以眺,忽覺岷峨慘。
    岷發報山色千古同,非煙非霧愁瀋濛。
    杜陵昔歡珠玉走,彼猶有幸天府供。

    154 《回陸主簿賀生日詩》 宋·陽枋

    南華眇夸靈椿樹,八千為秋八千春。
    要是循名須責實,人生三萬六千日。
    世間修短皆自然,造化到底難為言。
    一十二萬九千歲,更加五百乾之兌。

    155 《和張石山古風約郊行》 宋·衛宗武

    乾坤空闊幾由旬,仁氣{映日換土}圠熏為春。
    郊原萬象列綺繡,華哉規令方施行。
    舊年與花嘗有約,肯倦攜筇并躡屩。
    近來時事與花違,一任自開還自落。

    156 《約友秋賞》 宋·衛宗武

    秋霖蕩殘暑,林飚鳴策策。
    乾坤灝氣浮,萬象互清發。
    望舒散天葩,拂拂余芬落。
    霽景行澄鮮,三五圓素魄。

    157 《晚晴》 宋·董嗣杲

    空庭斷履跡,江色搖籬門。
    夕陽雨忽收,晴意回乾坤。
    水零鷗鷺光,煙淡蘆葦痕。
    遠客此棲遲,敢昧元造恩。

    158 《望蓬萊·真鍛練》 元·王哲

    真鍛練,驅惑去迷錯。
    踏碎月明通正路,劈開風景入玄門。
    方顯道家尊。
    無把捉,一點出昆侖。
    復住空中超造化。
    得歸物外越乾坤。
    那論若亡

    159 《酹江月》 元·侯善淵

    茅庵瀟灑,靜無塵、獨坐垂簾孤僻。
    鎮日閑閑清澹泊,別有恬然活計。
    握固存真,心無雜念,忘我兼忘世。
    玉嬰神變,自然與道相契。

    160 《寄題荊南王君行牧齋》 宋·項安世

    千斤黑牸將黃犢,八歲山童手堅竹。
    呵牛行前童御之,坤艮為謙直初六。
    夷山入地山已庫,微陰更在山之麓。
    觀爻玩象謙復謙,不待占辭意先足。

    * 關于坤造的詩詞 描寫坤造的詩詞 帶有坤造的詩詞 包含坤造的古詩詞(18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