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地底的詩詞(1030首)
481
《壽周益公》 宋·李商叟
袖中勛業拂云煙,筆底文章響澗泉。
已是貴為天下宰,不妨長作地行仙。
蟻浮玉友秋初熟,鵲報銀河月正圓。
滿引壽觴今夜看,相星重入太微垣。
482
《水龍吟 蕭公弼生朝》 宋·李庭
喜逢天上天人,一尊共醉梅花底。
朝元已了,讀書未遍,復來人世。
憩鶴臺邊,景龍門外,十年游戲。
自歸來,卻過趙州橋上,閱橋下,東流水。
483
《分水嶺》 宋·李柘
東西水去吼雷霆,左右山排劍戟陳。
天固無心開宇宙,地如有意限江閩。
榆關北辨夷兼夏,劍閣西分蜀與秦。
到底乾坤同一視,舟車何處不通津。
484
《題南康縣山寺》 宋·李自中
絕無常住只隨緣,石榻焚香向佛前。
風折碧梧能幾日,鶴巢白截已多年。
無人去劃階邊草,有客來探井底泉。
休笑空門長寂寂,近時地上也流錢。
485
《伏羲洞》 宋·劉邊
一水之玄去復歸,眾峰向背儼相持。
天荒地老無從問,鬼刻神劖未解奇。
丹嶂漫留仙幻跡,白云仍似太初時。
欲窮畫底羲皇意,一束靈蓍萬古知。
486
《吾廬》 宋·劉叔驥
竹樹深藏遠市嘩,吾廬真似野人家。
幽禽就浴階前水,游蝶來尋幾上花。
心地幸無閑事擾,眼塵還有好書遮。
浮生此亦堪人老,世路驅人底有涯。
487
《游浯溪》 宋·劉用行
祿兒豈解傾唐祚,觸使斯文壽兩翁。
蜀道至今遺舊話,湘流澈底照孤忠。
摧風溜雨中興字,轉地回天克復功。
人說蒼崖磨向盡,不知磨盡幾英雄。
488
《悼盧次元》 宋·劉植
屈賈幽沉地,單車去不歸。
湘江清見底,吟魄遠何依。
行旐沖殘雨,新楸掩落暉。
誰收遺篋藁,有子未勝衣。
489
《又賦曇字韻》 宋·呂徽之
萬里關河凍欲含,渾如天地尚函三。
橋邊驢子詩何惡,帳底羔兒酒正酣。
竹委長身寒郭索,松埋短發老瞿曇。
不如乘此擒元濟,一洗江南草木慚。
490
《題畫梅贈黃君》 宋·呂徽之
黃君畫梅天下奇,枝枝筆底如龍飛。
干盤屈曲蒼苔古,老樹頃刻生光輝。
婆娑月下弄清影,更有幽香襲詩境。
地僻從無車馬塵,間關翠禽啼夢冷。
491
《華景洞》 宋·呂愿中
斯洞名華景,累累乳石懸。
虛崖疑月窟,絕頂瞰江湍。
巖底金仙寺,峰頭玉井蓮。
地形居眾外,氣象偉無前。
493
《挽趙秋曉》 宋·梅時舉
自古詩人仕不高,偉人底事占詩豪。
同年親友俱三釜,半壁天傾空二毫。
守我冷官巾與屨,任他巧宦帶而袍。
一篇覆瓿生光焰,地下修文想和陶。
494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496
《述懷》 宋·濮肅
人生天地間,自顧一何小。
寧同避釣魚,敢學驚弓鳥。
物理自悠悠,世情多擾擾。
桃源眼底是,何必尋云表。
497
《題圣果寺介亭詩》 宋·丘濬
金商肅肅淬龍淵,白曉揮開東北天。
天孫引下翡翠煙,層層堆列參井邊。
便於裸壤蟠危巔,城雉岧峣暗接連。
地祇欲誇融結權,蘚花斸破蟄蟲遷。
498
《寓宿洞霄》 宋·釋凈珪
當年許郭棲真地,暇日尋幽獨往來。
九轉還丹藏箬底,千年遺跡寄巖隈。
巍巍玉殿圍青嶂,寂寂瑤壇鎖綠苔。
假榻壺天追勝集,尚憐歸興更徘徊。
499
《偈二首》 未知·釋覺
是即徹底是,從來脫體先天地。
非即徹底非,萬別千差共一機。
是也是不著,非也非不及,此時佛祖從何立。
曉天霜重泄真機,一顆圓明色非色。
妙體全標處,分明只自知。
* 關于地底的詩詞 描寫地底的詩詞 帶有地底的詩詞 包含地底的古詩詞(10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