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在俗的詩詞(1349首)

    561 《留題碧落洞》 宋·連希元

    神仙誰道杳難窮,老俗相傳住此宮。
    山裂舊分三鳧洞,羽飛曾馭九天風。
    玉為雙闕無塵到,云作丹梯有路能。
    誰問稚川何處在,儼然金灶列壺中。

    562 《勸農和江萬里韻》 宋·劉崇卿

    年來兵餉瘠吾農,在遣仁侯作歲豐。
    燕寢書清塵不到,螺江春滿澤無窮。
    詩陶幽雅熙熙俗,文續周書噩噩風。
    別乘自憐無鍤地,勸耕卻得到山中。

    563 《游寺云觀》 宋·劉應龍

    雨絕春風和,沉棲慕遐矚。
    野火開叢荊,遙岑路徑熟。
    極頂如掌平,群峰四環矗。
    人言古觀基,突兀此有屋。

    564 《題妙庭觀》 宋·陸楠

    聞說瑤池事渺然,那知此地有飛仙。
    玉皇妙曲人何在,金鼎靈丹世莫傳。
    漫寫風姿□俗眼,空余窟室奉爐煙。
    何時了卻公家事,一洗塵襟訪洞天。

    565 《滿江紅 己巳二月二十二日游北門,有感》 宋·陸文圭

    試檢春光,都不在、槿籬茅屋。
    荒城外、牯眠衰草,鴉啼枯木。
    黃染菜花無意緒,青描柳葉渾粗俗。
    憶繁華、不似少年游,傷心目。

    566 《題閻立本北齋較書圖》 宋·呂諤

    由余入秦毀詩書,意在兵強黔首愚。
    弊極煨燼幾無馀,高齊風俗元自殊。
    豈料乃喜知卷舒,況復是正叢冠裾。
    公言所貶固不虛,我獨謂其勝由余。

    567 《游洞霄紀實》 宋·馬元演

    甲寅良月初,為拜帥垣檄。
    遍走三蕩所,村落怪荒寂。
    人謂白升里,杭邑才咫尺。
    杭有洞霄宮,神仙其窟宅。

    568 《稠山茅屋》 宋·饒魯

    亂山堆翠如削玉,中有幽人結茅屋。
    柴扉寂寂掩蒼苔,書院蕭蕭倚修竹。
    閒云滿塹白日長,咿唔朝暮聲瑯瑯。
    蕓窗紙破漏月影,石硯水滿涵天光。

    569 《禱雨應時喜而聯句》 宋·石元規

    何心慰黎民,山川朝出云。
    精誠動天地,丹懇在詞文。
    南畝苗初槁,西郊雨已紛。
    林巒添郁郁,草木共欣欣。

    570 《金山寓居》 宋·釋尚能

    風霜千里未歸身,古跡遲留外俗群。
    月到天心當剎見,濤分山脊在樓聞。
    倚吟老樹棲沙鳥,寄臣虛巖貯海云。
    唯恐雪晴行興動,迢迢楚路與吳分。

    571 《三生藏》 宋·釋文瑩

    達者性不晦,練形重入胎。
    一元真璞在,三指舊山來,流俗見去住,法身無往回。
    昔經行道院,香撥一星灰。

    572 《送裴司門倅越》 宋·宋敏求

    剡中新佐郡,去路觸炎威。
    民富杼機利,地含山水暉。
    樵風送舟綄,梅雨潤朝衣。
    政在宜謠俗,當期奏課歸。

    573 《蕃厘觀感瓊花》 宋·宋無

    后土祠南裔,坤維婚室家。
    國封嚴典禮,宮祀尚褒嘉。
    不是神靈異,焉能眷邇遐。
    應須有玉女,到此賞瓊葩。

    574 《竹符》 宋·宋煜

    仙篆元非世俗書,筆端會把鬼神驅。
    當年筆跡今何在,洞客爭傳筆葉符。

    575 《中秋對月用昌黎先生贈張功曹韻》 宋·宋肇

    水精為鑒金為波,掛空影寫山與河。
    清光此夜十分好,有酒有客宜高歌。
    去年今日行役苦,若宿溪邊宿逢雨。
    傳聞蜀道如天高,崖縣壁絕哀猿號。

    576 《和史經》 宋·孫邦

    淵明遇佳趣,欲辯每忘言。
    道安對勝士,高論矜彌天。
    斯人已往不可得,悠悠俗駕徒爭先。
    夢尸夢穢了不悟,甯論擲足與裸顛。

    577 《截臂行》 宋·孫發

    吾聞兩臂重於天下不可廢,知之不必子華子。
    愚民氣焚胸,一忿敢趨死。
    以死視四肢,截臂如去指。
    鳴呼巴陵之民何以有此風,疾痛利害人所同。

    578 《越問·舜禹》 宋·孫因

    帝舜生於姚丘兮,地近夷而居東。
    母握登感天瑞兮,漾祥光於大虹。
    歷山其所耕稼兮,陶漁皆有遺跡。
    二女降於媯汭兮,百官備而景從。

    579 《恭次家大人初抵季海陵官舍之韻》 宋·孫應符

    生憎世俗迭相陵,反己工夫有度程。
    大學在先知本末,中庸當務造誠明。
    諄諄自昔承嚴訓,默默終年愧今聲。
    至首不須由外索,事親友弟及從啊。

    580 《奉和江沖陶居二十韻》 宋·汪炎昶

    云深行俗迷,但逐樵夫去。
    遙聞難犬聲,人家在何處。

    * 關于在俗的詩詞 描寫在俗的詩詞 帶有在俗的詩詞 包含在俗的古詩詞(134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