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圣性的詩詞(346首)

    321 《風雨中與呂之壽讀文公詩傳》 宋·丘葵

    冷冷葉上風,瑟瑟檐頭雨。
    天分本無私,人性皆相似。
    譬之入山林,斧斤隨所取。
    姿年舍我去,初心日以負。
    勗君歲寒心,保此棟梁具。
    圣域廓悠悠,修途未容駐。

    322 《次晦庵先生韻自警》 宋·丘葵

    我非欠缺圣非余,此性皆由氣與虛。
    欲認存亡為出入,莫嫌粗糲慕膏腴。
    仰鑽未得有門入,酬酢方知講學疏。
    一息猶存毋敢懈,從今要下死工夫。

    323 《寄{左亻中幺右刃}堂仁和尚》 宋·釋慧遠

    一擊當機,千圣莫窺。
    佩無文印,著糞掃衣。
    踞魔王殿,開邪見扉。
    說禪說道,惡口臊齒。

    324 《白日苦短行》 宋·釋文珦

    白日常苦短,無方使遲延。
    始見出暘谷,忽已沈虞淵。
    迫促於生人,無一能永年。
    豐質成槁項,鬒發變華顛。

    325 《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 宋·釋文珦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
    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
    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
    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326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信受之者皆相應,不落有無凡與圣。
    八面清風宇宙寬,日月從他渾自性。

    327 《贊護教》 宋·釋印肅

    一成一切成,一壞一切壞。
    法身無二相,總別無罣礙。
    凡圣本自無,性天真常在。
    寄語住山人,伊作麼生會。

    328 《靈濟橋語》 宋·釋印肅

    此渡若非橋,不放眾生過。
    過去現在佛,并西來達磨。
    皆是接群迷。
    直指人這個。

    329 《蘊聞禪人請贊》 宋·釋宗杲

    蘊聞聞自性,自性離聞蘊。
    吾真亦復然,迥迢千圣頂。

    330 《緣識》 宋·宋太宗

    玄珠玄珠存今古,總在眼前無一睹。
    圓似明珠照十方,或來或去寒無雨。
    本是真,玄中圣,天仙地仙收不盡。

    331 《緣識》 宋·宋太宗

    龍虎剛柔隱圣方,一時和合運陰陽。
    周知配類無疏失,物性從來理自長。
    鼎里花開裝五彩,心明火候制三黃。
    更能通得華池妙,南北東西不可當。

    332 《緣識》 宋·宋太宗

    蠻夷未必盡無知,上圣功成亦化之。
    大道須歸真見性,灰心達善即為師。

    333 《緣識》 宋·宋太宗

    誰測玄機圣,天功地久長。
    群生皆是性,道德有圓方。
    妍丑隨情意,於戲細酌量。
    達人知澹薄,默默見非常。

    334 《緣識》 宋·宋太宗

    伏藏終不見,巧拙是兼非。
    至道光懷古,周通隱圣機。
    清天何物性,濁地故相依。
    修煉真堪惜,疏慵有順違。

    335 《緣識》 宋·宋太宗

    頂戴尊天地,聰明識見高。
    無為通理性,猛利豈虛勞。
    出沒終難認,因緣不可逃。
    中原多圣境,四海涌滔滔。

    336 《緣識》 宋·宋太宗

    真一生天地,因依認宿緣。
    智高通理性,凡下少周旋。
    語默何奇絕,幽深隱圣賢。
    誰人解我意,大道寸心玄。

    337 《逍遙詠》 宋·宋太宗

    誰測玄機圣,天功地久長。
    群生皆是性,道德有圓方。
    妍丑隨情意,於戲細酌量。
    達人知淡泊,默默見非常。

    338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真一生天地,因依認宿緣。
    智高通理性,凡下少周旋。
    語默何奇絕,幽深隱圣賢。
    誰人解我意,大道寸心玄。

    339 《逍遙詠》 宋·宋太宗

    伏藏終不見,巧拙是兼非。
    至道光懷古,周通隱圣機。
    清天何物性,濁地故相依。
    修煉真堪惜,疏慵有順違。

    340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頂戴尊天地,聰明識見高。
    無為通理性,猛利豈虛勞。
    出沒終難認,因緣不可逃。
    中原多圣境,四海涌滔滔。

    * 關于圣性的詩詞 描寫圣性的詩詞 帶有圣性的詩詞 包含圣性的古詩詞(34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