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土者的詩詞(744首)

    1 《永州八記》 唐·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自余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辭賦精選山水游記

    2 《送薛存義序》 唐·柳宗元

    河東薛存義將行,柳子載肉于俎,崇酒於觴,追而送之江滸,飲食之。
    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職乎?蓋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傭乎吏,使司平于我也。
    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送別序文

    3 《永州韋使君新堂記》 唐·柳宗元

    將為穹谷嵁巖淵池于郊邑之中,則必輦山石,溝澗壑,陵絕險阻,疲極人力,乃可以有為也。
    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狀,咸無得焉。
    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難,今于是乎在。
    永州實惟九疑之麓。

    古文觀止祝賀

    4 《擬孫權答曹操書》 宋·蘇軾

    權白孟德足下:辱書開示禍福,使之內殺子布,外擒劉備以自效。
    書辭勤款,若出至誠,雖三尺童子,亦曉然知利害所在矣。
    然仆懷固陋,敢略布。
    昔田橫,齊之遺虜,漢高祖釋酈生之憾,遣使海島,謂橫來大者王,小者侯,猶能以刀自剄,不肯以身辱于劉氏。

    書信

    5 《幼圃蒲橋寓居,庭有刳方而實以土者·小孫子》 宋·楊萬里

    寓舍中庭劣半弓,鷰泥為圃石為墉。
    瑞香萱草一兩本,蔥葉蔊苗三四叢。
    稚子落成小金谷,蝸牛卜筑別珠宮。
    也思日涉隨兒戲,一逕惟看蟻得通。

    6 《河復(并敘)》 宋·蘇軾

    熙寧十年秋,河決澶淵,注鉅野,入淮泗。
    自澶、魏以北皆絕流,而濟、楚大被其害,彭門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余日不退,吏民疲于守御。
    十月十三日,澶州大風終日,既止,而河流一枝已復故道,聞之喜甚,庶幾可塞乎。
    乃作《河復》詩,歌之道路,以致民愿而迎神休,蓋守土者之志也。

    7 《贈漢陽隱者》 唐·錢起

    當年不出世,知子餐霞人。
    樂道復安土,遺榮長隱身。
    衡茅古林曲,粳稻清江濱。
    桂棹為漁暇,荷衣御暑新。
    款顏行在役,幽興惜今晨。
    分首天涯去,再來芳杜春。

    8 《首春逢耕者》 唐·柳宗元

    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榮。
    土膏釋原野,白蟄競所營。
    綴景未及郊,穡人先偶耕。
    園林幽鳥囀,渚澤新泉清。

    春天田園思鄉

    9 《與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龍潭作》 唐·白居易

    喜逢二室游仙子,厭作三川守土臣。
    舉手摩挲潭上石,開襟斗藪府中塵。
    他日終為獨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
    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應笑人。

    10 《憫耕者》 唐·韋莊

    何代何王不戰爭,盡從離亂見清平。
    如今暴骨多于土,猶點鄉兵作戍兵。

    * 關于土者的詩詞 描寫土者的詩詞 帶有土者的詩詞 包含土者的古詩詞(74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