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國法的詩詞(521首)

    81 《贈傳法光梵二大卿兼述譯場之盛》 宋·宋庠

    梵劫扶皇歷,高才會圣門。
    五天真釋種,三國舊王孫。
    譯詁生知慧。
    卿聯萬戶恩。

    82 《送李秘校赴太平法掾》 宋·宋庠

    沈臂驚秋肉減分,曉波衰柳對離群。
    臣饑枉索中都米,卿事猶參下國軍。
    三襲賦臺拋苑雪,一塵鄉樹辨江云。
    坐曹少茹徒勞嘆,南闕干霄遲獻文。

    83 《丙寅法輪寺閱前賢碑板有感》 宋·項安世

    岣嶁峰前法輪寺,少林閣后訪碑軒。
    子宣介甫清詩在,雙井毗陵白牓縣。
    文本記成當國日,退之句就貶官年。
    從來治亂共無術,只在諸人進退邊。

    84 《楊秘監為余言初不識譚德稱國正因陸務觀書方》 宋·張镃

    人心懷感初因喜,感到極時還墮淚。
    亦猶雕琢用功深,自發詩中平淡意。
    更須絕處悟一回,方知迷夢喚醒采。
    今誰得此德妙法,誠齋四集新板開。

    85 《送李檢法赴夔州任》 宋·晁公溯

    硤內如播州,曠絕誰與隣。
    君昔居其間,簿書良苦辛。
    舍之遂西游,五見岷峨春。
    屢為帳下士,皆稱席上珍。

    86 《題鄭好古松圖和趙國興韻》 宋·陳文蔚

    筆端老木千歲心,一見洗我塵土襟。
    坐久令人忘慍喜,古今碧澗落寒冰。
    乍濃乍淡陰復晴,晦明變化天所成。
    相畫這法如相士,骨奇肉瘦神必清。
    煙淡云疏天冪冪,頃刻風雷暗塵壁。
    畫工羞看手如神,十日一水五百石。

    87 《護國嗣本辰老請贊》 宋·釋慧開

    法身無相,徒吏形容,本來面目,逼寒虛空,浩蕩十方能雙化,行看九萬自摶風。

    88 《贊國清靈叟和尚真入北□祖師會》 宋·釋紹曇

    貌古神清,氣融性漫。
    用無準麻皮頭,瞎臨濟正法眼。
    瘞焦山鶴,不假蓬塵。
    縛豐干虎,只消錢貫。
    八怪七喬,十馬九亂。
    趁入群牛隊里行,一度一度教人看。

    89 《國一見代宗起立圖贊》 宋·釋心月

    法地安然不動移,振身而立亦相宜。
    勿於起坐經行外,別討大唐天子師。

    90 《與夏國舅》 宋·釋印肅

    白日上升非偶爾,剎那成佛亦如然。
    個中迥超聲色外,恩光滿目意連天。
    好明廓徹非思量,一受皇書遍普賢。
    江西風月光無盡,帝里真如萬法圓。
    當處飲吞無不足,護持秘密不休年。

    91 《送法海長老》 宋·釋重顯

    常愛裴相國,式芳塵,斷際高風慕要倫。
    擬欲事師為弟子,不知將法付何人。

    92 《答任檢法》 宋·孫應時

    壯意當年隘九州,天涯今日倦孤游。
    空江水落魚龍夜,故國云深鴻雁秋。
    惜把山川對幽獨,暫須談笑作風流。
    知心歡絕任夫子,肯和把歌為解愁。

    93 《題演法觀》 宋·王洋

    國雖褊小亦封除,疏奉仙靈意氣馀。
    猶有黃冠說前日,開元曾是天下書。

    94 《邀肇慶府卓司法》 宋·曾豐

    吾性太率故多可,吾調太僻故寡和。
    門前蒲屨率所招,榻上塵生僻之過。
    生平交際二者間,燕處官居長若個。
    斗升新幸飽自聊,朱墨素慵閑亦頗。

    95 《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 唐·袁朗

    二華連陌塞,九隴統金方。
    奧區稱富貴,重險擅雄強。
    龍飛灞水上,鳳集岐山陽。
    神皋多瑞跡,列代有興王。

    96 《和旻上人傷果禪師》 唐·楊炯

    凈業初中日,浮生大小年。
    無人本無我,非后亦非前。
    簫鼓旁喧地,龍蛇直映天。
    法門摧棟宇,覺海破舟船。

    97 《和旻上人傷果禪師》 唐·楊炯

    凈業初中日,浮生大小年。
    無人本無我,非后亦非前。
    簫鼓旁喧地,龍蛇直映天。
    法門摧棟宇,覺海破舟船。

    98 《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唐·宋璟

    帝道薄存兵,王師尚有征。
    是關司馬法,爰命總戎行。
    畫閫崇威信,分麾盛寵榮。
    聚觀方結轍,出祖遂傾城。

    99 《敬和崔尚書大明朝堂雨后望終南山見示之作》 唐·蘇颋

    奕奕輕車至,清晨朝未央。
    未央在霄極,中路視咸陽。
    委曲漢京近,周回秦塞長。
    日華動涇渭,天翠合岐梁。

    100 《久戍邊城有懷京邑》 唐·駱賓王

    擾擾風塵地,遑遑名利途。
    盈虛一易舛,心跡兩難俱。
    弱齡小山志,寧期大丈夫。
    九微光賁玉,千仞忽彈珠。

    * 關于國法的詩詞 描寫國法的詩詞 帶有國法的詩詞 包含國法的古詩詞(5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