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法的詩詞(521首)
41
《送僧歸護國寺》 宋·李及
高跡寧留得,禪心萬法空。
來從丹闕下,去返赤城中。
入舫袈裟月,穿林錫杖風。
何時結香社,宴寂與師同。
42
《送僧歸護國寺》 宋·李維
香剎隱霞標,齋房見落潮。
歸思海眾繞,來應輔臣招。
倚策吟云合,乘杯咒浪銷。
曹溪久得法,游戲自逍遙。
45
《送僧歸護國寺》 宋·王化基
巋然傍勢浙江東,不羨金庭第一峰。
法境常清五十里,妙蓮今現幾千重。
清涼解洗枝頭露,變更能飛缽底龍。
平日舊游今復到,蒼崖邃谷抱長松。
46
《送僧歸護國寺》 宋·張師德
喜陪人杰論三乘,巖室經年鎖翠稜。
六代有師傳法印,萬緣無象監心燈。
赤城道遠明霞畫,瀑布聲寒月照冰。
跡似孤云縻不得,清秋歸興杖蠻藤。
47
《國清寺》 宋·章得象
松韻蕭騷十里清,入門毛骨冷如冰。
題詩已有丹青筆,悟法應多黑白僧。
風雨祇疑雙澗瀑,星辰長認上方燈。
來游不是忘機客,誰到云峰第一層。
48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49
《送僧歸護國志》 宋·祖士衡
雪中問法傳宗印,日暮裁詩變楚騷。
香積諸天修凈供,蒲茸三殿賜新袍。
夜禪錫駐青鴛剎,曉渡杯陵白露濤。
參罷虛堂惟宴坐,風松露桂海蟾高。
52
《法惠寺橫翠閣》 宋·蘇軾
朝見吳山橫,暮見吳山縱。
吳山故多態,轉側為君容。
幽人起朱閣,空洞更無物。
惟有千步岡,東西作簾額。
53
《法云寺》 宋·陸游
勾踐舊國古會稽,南山擁郭分東西,城門大路引繩直,西走百里皆平堤。
客行欲曉到梅市。
喔喔尚聽城中雞。
法云古寺臨大澤,風皺百頃青玻璃。
54
《送芮國器司業》 宋·陸游
此心知我豈非天,雙鬢皤然氣浩然。
曾見灰寒百僚底,真能山立萬夫前。
洛城霜重聽宮漏,霅水云深著釣船。
拈起吾宗安樂法,人生何處不隨緣。
56
《謝譚德稱國正惠詩》 宋·楊萬里
今年日瘦天不喜,玉皇顏慘方諸淚。
草木無光紅紫遲,春半何曾有春意。
誰將好手挽春回,割取錦江春色來。
七星橋邊楊柳動,百花潭上桃李開。
58
《清涼國師真贊》 宋·黃庭堅
寶月清涼,寂照法界。
以沙門相,藏世間解。
谷響入耳,性不可為。
青蓮出水,深不可窺。
萬象紛披,花開古錦。
啟迫群氓,與甘露飲。
哲人去矣,資何所參。
即事之理,塔鎖終南。
* 關于國法的詩詞 描寫國法的詩詞 帶有國法的詩詞 包含國法的古詩詞(52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