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國安的詩詞(118首)

    101 《送謝安國歸清江》 宋·王炎

    軒冕喜而憂,山林靜而閒。
    寵辱皆妄事,請看槐夢安。
    世人悟此少,低頭縛微官。
    足跌尚欲趨,翼倦不肯還。

    102 《和謝安國韻》 宋·王炎

    虎豹嗔人上九關,不妨拄笏看云山。
    家聲元是封胡后,人物還如晉宋間。
    解組聞公真有意,折腰顧我亦可顏。
    故園無地開三徑,敢說歸耕是等閒。

    103 《簡張安國》 宋·章甫

    南北東西厭問津,西海忘形今幾人。
    惟公名譽一世重,雖不吾與吾當親。
    氣吞云夢并余子,深厚文章六經似。
    昂霄聳壑正當時,發策決科余事耳。

    104 《陪韓子云吊張安國舍人墓》 宋·章甫

    頃從武昌守,來哭清果墓。
    老淚濕征衫,傷心不忍去。
    焉知五載后,重到山崔嵬。
    松柏倏已拱,宿草纏余哀。

    105 《次郭遐齡所攜張安國詩韻》 宋·章甫

    早作諸公客,過門競挽留。
    憂時心尚壯,懷舊涕難收。
    富貴來何晚,文章老更優。
    尊前身健在,不必問封侯。

    106 《送張安國》 宋·章甫

    前日見公如桂林,梅黃風雨天多陰。
    今年見公長沙去,草綠江湖春水深。
    借問長沙多少路,盡暗前年曾到處。
    如公正合在朝廷,胸中素蘊經綸具。

    107 《送張安國》 宋·章甫

    萬里煙霄早致身,一麾到處作陽春。
    隨時用舍知無慍,落筆縱橫信有神。
    江國云山愁送遠,桂林風土獨宜人。
    笑談坐懾群偷化,便合歸來據要津。

    108 《寄云峰饒安國》 宋·劉黻

    千年古松樹,樹下兩翁吟。
    語不到時事,笑皆非壯心。
    江添明月凈,山共白云深。
    寂寞磚趺在,何時重許尋。

    109 《鮮于大任自東南歸唐安遺予張安國所作水調歌》 宋·晁公溯

    去蜀游東吳,舉頭望赤霄。
    君之門九重,觚棱郁岧嶢。
    是中盛文物,簪筆立漢朝。
    規摹覺地雄,氣象知天高。

    110 《送趙國開赴崇安丞》 宋·陳文蔚

    十載交游一日如,高情多謝不相疏。
    分攜幸不隔江海,得使常須訪起居。
    折柳正當三日暮,泛舟深約九秋馀。
    相期暇日吟我外,只有公勤是薦書。

    111 《送張安國赴天彭司錄》 宋·郭印

    騏驥服鹽車,垂頭困長道。
    蒼鷹在韝縶,側耳思秋草。
    憶昔初見公,袞袞一傾倒。
    平生仰止意,相逢恨不早。

    112 《挽張舍人安國四首》 宋·王阮

    天上張公子,人間第一流。
    浮云狨覆座,愕夢玉成樓。
    草蔓湖陰宅,松封曠口丘。
    忠魂招不返,欲問楚江頭。

    113 《挽張舍人安國四首》 宋·王阮

    志氣周瑜俊,謀謨賈誼嘉。
    早先天下士,共服驥中驊。
    瞬息桑田改,傾摧岳柱斜。
    傷心大手筆,零落紫薇花。

    114 《挽張舍人安國四首》 宋·王阮

    忤世無如我,知音獨有君。
    時陪文字飲,議殄犬羊群,未脫云間戍,先修地下文。
    天心終吝此,不復更從軍。

    115 《挽張舍人安國四首》 宋·王阮

    近別逾旬朔,俄傳訃問來。
    初疑余子謗,漸沸使人猜。
    竟作青黃木,終成犯怒雷。
    數行衰淚盡,吾意獨憐才。

    116 《同張安國游萬杉寺一首》 宋·王阮

    昭陵龍去奎文在,萬歲靈杉守百神。
    四十二年真雨露,山川草木至今春。

    117 《謝張安國相過一首》 宋·王阮

    元戎驅小隊,來赴野人期。
    山靜傳呼遠,風輕游賞宜。
    飛蘿穿杖屨,芳草煥旌旗。
    好借絲綸手,雕鐫一小詩。

    118 《侍太孺人由安國過賢沙至鳳池》 宋·喻良能

    板輿多樂事,沙路及晴時。
    約略瞻龍臥,逶迤到鳳池。
    匏樽細斟酌,華發足遨嬉。
    此意安仁解,曛酣更賦詩。

    * 關于國安的詩詞 描寫國安的詩詞 帶有國安的詩詞 包含國安的古詩詞(1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