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回應的詩詞(2445首)
144
《青玉案(用賀方回韻,有所禱而作)》 宋·李之儀
小篷又泛曾行路。
這身世、如何去。
去了還來知幾度。
多情山色,有情江水,笑我歸無處。
夕陽杳杳還催暮。
練凈空吟謝郎句。
試禱波神應見許。
帆開風轉,事諧心遂,直到明年雨。
149
《青玉案(次賀方回韻)》 宋·楊無咎
五云樓閣蓬瀛路。
空相望、無由去。
弱水渺茫誰可渡。
君家徐福,蕩舟尋訪,卻是曾知處。
群仙應問來何暮。
說與榮歸錦封句。
句里丁寧天已許。
要教強健,召還廊廟,永作商巖雨。
150
《青玉案(用賀方回韻)》 宋·史浩
涌金斜轉青云路。
溯袞袞、紅塵去。
春色勾牽知幾度。
月簾風幌,有人應在,唾線余香處。
年來不夢巫山暮。
但苦憶、江南斷腸句。
一笑匆匆何爾許。
客情無奈,夜闌歸去,簌簌花空雨。
151
《青玉案(入梅用賀方回韻)》 宋·史浩
銀濤漸溢江南路。
泛短棹、輕帆去。
破塊跳珠知幾度。
竹窗新粉,藕池香碧,應在云深處。
蕭蕭鶴發雖云暮。
曾得神仙悟真句。
久視長生親見語。
離愁掃盡,更無慵困,怕甚黃梅雨。
155
《水調歌頭(舟回平望,久之過烏戍、值雨少憩,向晚復晴,再用韻賦二首)》 宋·葛郯
帆腹飽天際,樹發渺云頭。
翠光千頃,為誰來去為誰留。
疑是吳宮西子,淡掃修眉一抹,妝罷玉奩秋。
中流送行客,卻立望層樓。
157
《水調歌頭(舟回平望,久之過烏戍、值雨少憩,向晚復晴,再用韻賦二首)》 宋·葛郯
帆腹飽天際,樹發渺云頭。
翠光千頃,為誰來去為誰留。
疑是吳宮西子,淡掃修眉一抹,妝罷玉奩秋。
中流送行客,卻立望層樓。
* 關于回應的詩詞 描寫回應的詩詞 帶有回應的詩詞 包含回應的古詩詞(24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