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回應的詩詞(2445首)

    121 《送鐘評事應宏詞下第東歸》 唐·錢起

    芳歲歸人嗟轉蓬,含情回首灞陵東。
    蛾眉不入秦臺鏡,鹢羽還驚宋國風。
    世事悠揚春夢里,年光寂寞旅愁中。
    勸君稍盡離筵酒,千里佳期難再同。

    122 《扈從回鑾應制》 唐·蕭華

    粵在秦京日,議乎封禪難。
    豈知陶唐主,道濟蒼生安。
    惟彼烈祖事,增修實榮觀。
    聲名朝萬國,玉帛禮三壇。

    唐詩三百首詠史諷刺

    123 《奉和皇甫大夫祈雨應時雨降》 唐·嚴維

    致和知必感,歲旱未書災。
    伯禹明靈降,元戎禱請來。
    九成陳夏樂,三獻奉殷罍。
    掣曳旗交電,鏗鏘鼓應雷。
    行云依蓋轉,飛雨逐車回。
    欲識皇天意,為霖貺在哉。

    124 《題應圣觀(觀即李林甫舊宅)》 唐·王建

    精思堂上畫三身,回作仙宮度美人。
    賜額御書金字貴,行香天樂羽衣新。
    空廊鳥啄花磚縫,小殿蟲緣玉像塵。
    頭白女冠猶說得,薔薇不似已前春。

    125 《昭應李郎中見貽佳作次韻奉酬》 唐·王建

    窗戶風涼四面開,陶公愛晚上高臺。
    中庭不熱青山入,野水初晴白鳥來。
    精思道心緣境熟,粗疏文字見詩回。
    諸生圍繞新篇讀,玉闕仙官少此才。

    古文觀止檄文

    126 《題應圣觀(觀即李林甫舊宅)》 唐·王建

    精思堂上畫三身,回作仙宮度美人。
    賜額御書金字貴,行香天樂羽衣新。
    空廊鳥啄花磚縫,小殿蟲緣玉像塵。
    頭白女冠猶說得,薔薇不似已前春。

    127 《昭應李郎中見貽佳作次韻奉酬》 唐·王建

    窗戶風涼四面開,陶公愛晚上高臺。
    中庭不熱青山入,野水初晴白鳥來。
    精思道心緣境熟,粗疏文字見詩回。
    諸生圍繞新篇讀,玉闕仙官少此才。

    128 《詔追赴都回寄零陵親故》 唐·柳宗元

    每憶纖鱗游尺澤,翻愁弱羽上丹霄。
    岸傍古堠應無數,次第行看別路遙。

    129 《和裴仆射朝回寄韓吏部》 唐·張籍

    獨愛南關里,山晴竹杪風。
    從容朝早退,蕭灑客常通。
    案曲新亭上,移花遠寺中。
    唯應有吏部,詩酒每相同。

    130 《登靈應臺北望》 唐·白居易

    臨高始見人寰小,對遠方知色界空。
    回首卻歸朝市去,一稊米落太倉中。

    131 《送崔員外使回入京金鉤驛逢因贈》 唐·陸暢

    六星宮里一星歸,行到金鉤近紫微。
    侍史別來經歲月,今宵應夢護香衣。

    132 《人問應舉》 唐·雍陶

    莫驚西上獨遲回,只為衡門未有媒。
    惆悵賦成身不去,一名閑事逐秋回。

    133 《山陽盧明府以雙鶴寄遺,白氏以詩回答,因寄和》 唐·趙嘏

    緱山雙去羽翰輕,應為仙家好弟兄。
    茅固枕前秋對舞,陸云溪上夜同鳴。
    紫泥封處曾回首,碧落歸時莫問程。
    自笑滄江一漁叟,何由似爾到層城。

    134 《送于中丞使回紇冊立》 唐·賈島

    君立天驕發使車,冊文字字著金書。
    漸通青冢鄉山盡,欲達皇情譯語初。
    調角寒城邊色動,下霜秋磧雁行疏。
    旌旗來往幾多日,應向途中見歲除。

    135 《游蜀回簡友人》 唐·李頻

    別來十二月,去到漏天邊。
    不是因逢閏,還應是隔年。

    136 《宿昭應》 唐·張喬

    夜憶開元寺,凄涼里巷間。
    薄煙通魏闕,明月照驪山。
    半壁空宮閉,連天白道閑。
    清晨更回首,獨向灞陵還。

    137 《宿昭應》 唐·張喬

    夜憶開元寺,凄涼里巷間。
    薄煙通魏闕,明月照驪山。
    半壁空宮閉,連天白道閑。
    清晨更回首,獨向灞陵還。

    138 《送z6光大師(師以草書應制)》 唐·羅隱

    禹祠分首戴灣逢,健筆尋知達九重。
    圣主賜衣憐絕藝,侍臣摛藻許高蹤。
    寧親久別街西寺,待詔初離海上峰。
    一種苦心師得了,不須回首笑龍鐘。

    139 《送應之道人歸江西》 唐·徐鉉

    曾騎竹馬傍洪厓,二十馀年變物華。
    客夢等閑過驛閣,歸帆遙羨指龍沙。
    名垂小篆矜垂露,詩作吳吟對綺霞。
    歲暮定知回未得,信來憑為寄梅花。

    140 《賦應門照綠苔》 唐·李益

    宮闕何年月,應門何歲苔。
    清光一以照,白露共裴回。
    ——李益
    珠履久行絕,玉房重未開。
    妾心正如此,昭陽歌吹來。
    ——法振

    春天寫景寒食節思念

    * 關于回應的詩詞 描寫回應的詩詞 帶有回應的詩詞 包含回應的古詩詞(24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