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今向晚,四者昔難并。借問低眉坐,何如攜手行。 ——白居易舊游多過隙,新宴且尋盟。
財色名勢,為世所親。四者不動,然后見人。
目時然后視,耳時然后聽。口時然后言,身時然后行。前不見厚祿,然不見重兵。惟其義所在,安知利與名。
半夜尋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觸云行。相呼已到無人境,何處玉簫吹一聲。
時節雖同氣候殊,不積堪薦寢園無。合充鳳食留三島,誰許鶯偷過五湖。苦筍恐難同象匕,酪漿無復瑩玭珠。金鑾歲歲長宣賜,忍淚看天憶帝都。
長安道,投老倦游歸。七十古來稀。藕花雨濕前湖夜,桂枝風淡小山時。怎消除,須殢酒,更吟詩。
思鄉憂愁
前烈知純淑,孤蹤愧眇蒙。果能筆敘傳,不枉賦幽通。
未有子之孝,而公不用情。大書甄濟傳,更作董生行。
賣薪圖養母,何許得貂蟬。知在采薪處,庸非吉兆然。
既不忍飲乳,還能知奉親。何曾自不教,端是出天真。
禮經條七出,叱狗不言焉。一旦鮑妻去,那知在母前。
自非易寒暑,示始解衣襟。不謂母疾久,三年惟一心。
不疑固嚴吏,如不順親何。圖得母喜笑,平反敢不多。
為爾有令德,存心孝且恭。推之施有政,往矣尹茲東。
誰知學進處,不在好為師。好把銘心底,分明說與伊。
故寧戚以儉,罔或易而奢。致得千載下,人稱問禮家。
兒貌酷類父,母知兒不知。可堪引鏡照,正復益兒悲。
儻非親所樂,至枉道而行。雖以三牲養,難辭不孝名。
夜直藉藁寢,入朝徒跣行。雖知迫明詔,可惜欠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