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喜身的詩詞(1568首)

    761 《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於先生同里且親》 明·張孟兼

    鄭公去年離北平,束書抱病來南京。
    城隅解后喜且驚,開顏握手言再生。
    自從南北屨構兵,日夜悵望鄉關情。
    幾回寄書雁南征,中心搖搖若懸旌。

    762 《再過劉會卿喪所卜胡姬為尸仍設雙俑為侍命伶》 明·張獻翼

    昨日經過舊堂宿,今日經過舊堂哭。
    交情今日盡凋殘,草堂自此成幽獨。
    追憶平生顏,宛然在心目。
    炙雞絮酒去復來,素車白馬情未足。

    763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764 《江南曲》 明·鄭枋

    妾在錢塘小江曲,門前歲歲春波綠。
    綠波涵影曉汪汪,素練平鋪光一幅。
    垂楊十里鎖輕陰,芙蓉半渚瀁清馥。
    翠云貼水風颼颼,白蘋紅蓼催早秋。

    765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766 《饗》 明·朱厚熜

    太廟禮成,賜張元輔。
    戊子新正吉,春享祖廟親。
    祀事欣已成,肅駕回宮宸。
    登輦偶一顧,輿南一輔臣。

    767 《順治歸山詩》 清·愛新覺羅·福臨

    天下從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
    黃金白玉非為貴,惟有袈裟披肩難。
    朕為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
    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閑。

    768 《七年元日對酒五首》 唐·白居易

    慶吊經過懶,逢迎拜跪遲。
    不因時節日,豈覺此身羸?
    眾老憂添歲,余衰喜入春。
    年開第七秩,屈指幾多人?

    769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 宋·蘇軾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彥。
    嗟汝獨何為,閉門觀物變。
    微物豈足觀,汝獨觀不倦。
    牽牛與葵蓼,采摘入詩卷。

    770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 宋·蘇軾

    行樂惜芳辰,秋風常苦早。
    誰知念離別,喜見秋瓜老。
    秋瓜感霜霰,莖葉颯已槁。
    宦游歸無時,身若馬系皁。
    悲鳴念千里,耿耿志空抱。
    多憂竟何為,使汝玄發縞。

    771 《新城道中二首》 宋·蘇軾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邊委轡聽溪聲。
    散材畏見搜林斧,疲馬思聞卷旆鉦。
    細雨足時茶戶喜,亂山深處長官清。
    人間岐路知多少,試向桑田問耦耕。

    772 《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 宋·蘇軾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灘頭一葉身。
    山憶喜歡勞遠夢,(蜀道有錯喜歡鋪,在大散關上。
    )地名惶恐泣孤臣。
    長風送客添帆腹,積雨扶舟減石鱗。
    便合與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773 《次丹元姚先生韻(〔底本二首詩合為一首,今》 宋·蘇軾

    浮生知幾何,僅熟一釜羹。
    那于俯仰間,用此委曲情。
    自憐無他腸,偶亦得此生,懸知當去客,中有不亡存。
    但恐宿緣重,每為習氣昏。

    774 《借前韻賀子由生第四孫斗老》 宋·蘇軾

    今日散幽憂,彈冠及新沐。
    況聞萬里孫,已報三日浴。
    朋來四男子,大壯泰臨復。
    開書喜見面,未飲春生腹。

    775 《次韻答舒教授觀余所藏墨》 宋·蘇軾

    異時長笑王會稽,野鶩膻腥污刀幾。
    暮年卻得庾安西,自厭家雞題六紙。
    二子風流冠當代,顧與兒童爭慍喜。
    秦王十八已龍飛,嗜好晚將蛇蚓比。

    776 《次韻曾子開従駕二首》 宋·蘇軾

    槐街綠暗雨初勻,瑞霧香風滿后塵。
    清廟幸同觀濟濟,豐年喜復接陳陳。
    雍容已饜天庖賜,俯伏初嘗貢茗新。
    輦路歸來聞好語,共驚堯顙類高辛。

    777 《次韻子由送陳侗知陜州》 宋·蘇軾

    誰能如鐵牛,橫身負黃河。
    滔天不能沒,尺箠未易訶。
    世俗自無常,徐公故逶迤。
    別來不可說,事與浮云多。

    778 《縱筆三首》 宋·蘇軾

    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須蕭散滿霜風。
    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
    父老爭看烏角巾,應緣曾現宰官身。
    溪邊古路三叉口,獨立斜陽數過人。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飽蕭條半月無。
    明日東家知祀灶,只雞斗酒定膰吾。

    779 《伯父送先人下第歸蜀詩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 宋·蘇軾

    索漠齊安郡,従來著放臣。
    如何風雪里,更送獨歸人。
    瘦骨寒將斷,衰髯摘更稀。
    未甘為死別,猶恐得生歸。

    780 《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 宋·蘇軾

    露宿風餐六百里,明朝飲馬南江水。
    未見豐盈犀角兒,先逢玉雪王郎子。
    (時道逢王郎于建昌,方北行也。
    )對床欲作連夜語,念汝還須戴星起。

    * 關于喜身的詩詞 描寫喜身的詩詞 帶有喜身的詩詞 包含喜身的古詩詞(156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