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周身的詩詞(917首)

    641 《送任山歸河東》 宋·蔡襄

    風俗憂思深,在昔言汾絳。
    之人隱其間,白首甘陋巷。
    畢力事詩書,豈特專記誦。
    編年作通記,起周迄炎宋。

    642 《進退吟》 宋·邵雍

    進退兩途皆曰賓,何煩坐上苦云云。
    低眉坐處當周物,掉臂行時莫顧人。
    齒發既衰非少日,林泉能老是長春。
    行於無事人知否,寵辱何由得到身。

    643 《和張侍中述懷詩》 南北朝·庾信

    陽窮乃悔吝。
    世季誠屯剝。
    奔河絕地維。
    折柱傾天角。

    644 《謁岱祠即事》 宋·晁補之

    澤南三百里,極望橫天云。
    云端色凝黛,諦視初可分。
    崢嶸介丘像,澒洞元氣屯。
    頃刻有變化,慘澹殊明昏。

    645 《開梅山》 宋·晁補之

    開梅山,梅山開自熙寧之五年。
    其初連峰上參天,巒崖盤崄閡群蠻。
    南北之帝鑿混元,此山不圯藏云煙。
    躋攀鳥道出薈蔚,下視蛇脊相夤緣。

    646 《次開祖使君韻兼呈端叔大夫圣域長老》 宋·晁補之

    神龍異凡馬,頭角要須斂。
    崢嶸法云窟,跳出有家范。
    金剛不吐焰,已落天魔膽。
    一派感慈中,無波寒湛湛。

    647 《贈王順之歌》 宋·晁補之

    王郎見若不勝衣,眇然儒者未有奇。
    我知王郎有奇處,議論濤海拏蛟螭。
    由周而來逮五季,故事本朝能盡知。
    不惟知之業有用,斟酌成敗中無疑。

    648 《漫浪閣辭》 宋·晁補之

    沛高皇之受嬴兮,劉別子曰楚元。
    羌好詩而說羲兮,敬設醴于穆生。
    戊始怠而穆去兮,申白笑而鉗市。
    冨傳孫而失國兮,派辟強之支子。

    649 《同楊希仲吳子進李希孝張景良北關納涼晚過大》 宋·晁補之

    君不見少陵翁,昔時亦厭在泥滓。
    青鞋布襪翁自喜,上關流水入城來。
    青蘋之末風未已,駕言出游我無酒。
    張侯為致尊中旨,可憐筑室寧封池。

    650 《戊子六月十三日曝書得史院賜筆感懷》 宋·晁補之

    君王孝悌纂修意,丞相忠良典領宜。
    卻恨身為周柱史,不令人識漢官儀。
    當年請郡新進笑,今日曝書陳跡迷。
    猶有院中宣賜筆,不妨林下醉題詩。

    651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會仙館二絕句》 宋·蘇轍

    北嶂南屏恰四周,西山微缺放溪流。
    胡人置酒留連客,頗識峰巒是勝游。
    嶺上西行雙石人,臨溪照水久逡巡。
    低頭似愧南來使,居處雖高已失身。

    652 《次韻張昌言給事省中直宿》 宋·蘇轍

    還家未暇拂塵衣,攜被重來趁落暉。
    省戶鳴騶久分散,宮槐棲鵲共翻飛。
    周廬見日風霾靜,斜漢橫空星斗稀。
    多病心身怯清禁,故山依約夢西歸。

    653 《秦穆公墓》 宋·蘇轍

    泉上秦伯墳,下埋三良士。
    三良百夫特,豈為無益死。
    當年不幸見迫脅,詩人尚記臨穴惴。
    豈如田橫海中客,中原皆漢無報所。

    654 《潁州擇勝亭詩》 宋·蘇轍

    我嗟世人,誰實與謀。
    生伏其廬,死安於丘。
    既成不化,窘若縶囚。
    我行四方,所見或不。

    655 《贈景福順長老二首》 宋·蘇轍

    屈指江西老,多言劍外人。
    身心已無著,鄉黨漫相親。
    竄逐知何取,周旋意甚真。
    仍將大雷雨,一洗百生塵。

    656 《同王適曹煥游清居院步還所居》 宋·蘇轍

    身為江城吏,心似野田叟。
    尋僧忽忘歸,飽食莫攜手。
    畏人久成性,路繞古城后。
    茅茨遠相望,雞犬亦時有。

    657 《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八秦穆公墓》 宋·蘇轍

    泉上秦伯墳,下埋三良士。
    三良百夫特,豈為無益死。
    當年不幸見迫脅,詩人尚記臨穴惴。
    豈如田橫海中客,中原皆漢無報所。

    658 《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一石鼓》 宋·蘇轍

    岐山之陽石為鼓,叩之不鳴懸無虞。
    以為無用百無直,以為有用萬物祖。
    置身無用有用間,自托周宣誰敢侮。
    宣王沒後墳垅平,秦野蒼茫不知處。

    659 《潁川城東野老》 宋·蘇轍

    我歸潁川無故人,城東野老須如銀。
    少年椎埋起黃塵,晚歲折節依仙真。
    走如麏鹿人莫親,呼來上堂飲清樽。
    踞床閉目略頻伸,指我黃河出昆侖。

    660 《贈景福順長老二首〈并序〉》 宋·蘇轍

    轍幼侍先君,聞嘗游廬山,過圓通,見訥禪師,留連久之。
    元豐五年,以譴居高安,景福順公不遠百里惠然來訪,自言昔従訥于圓通,逮與先君游,歲月遷謝,今三十六年矣。
    二公皆吾里人,訥之化去已十一年,而順公七十四,神完氣定,聰明了達。
    對之悵然,懷想疇昔,作二篇贈之。

    * 關于周身的詩詞 描寫周身的詩詞 帶有周身的詩詞 包含周身的古詩詞(9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