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吾跡的詩詞(723首)
624
《知盧可庵教諭鼓歌》 宋·何夢桂
崇牙樅樅,賁鼓逢逢。
始作這以荊衡底貢之新革,試叩之以巴蜀故產之孤桐。
雷震一聲草木拆,蠖信其屈龍起蟄。
天地訢合萬物蘇,陽氣宣聲陰屏跡。
626
《錢于高士》 宋·何夢桂
狙公窮四三,羸馬疲鉤百。
歸來南山南,掃門謝俗客。
有客扣我扃,猿鶴驚褫魄。
行行杖青藜,吹煙照琴冊。
627
《白水巖》 宋·蒲壽宬
泰山有積霤,坤媼乃善藏。
何時發靈秘,一脈流膏滂。
至仁及物意,后世疑濫觴。
螭蟠久懶臥,辟易離電光。
628
《和漳浦余明府》 宋·蒲壽宬
割雞薦鸞刀,飛鳧躡仙跡。
惠與清漳流,名高魯山石。
廉謙今所難,吾道幟可赤。
作縣既有箴,救世豈無策。
澗水疑鳴琴,中宵起人憶。
629
《郊行集句》 宋·仇遠
今日我重九,無錢對菊花。
昨夜雨鳴渠,既雨晴亦佳。
出郭望西郊,山林跡示賒。
顧憂斯人饑,僵仆亂如麻。
630
《阻風擊舟》 宋·董嗣杲
避風急投港,港狹水如線。
沙頭虎跡多,此是銅陵縣。
亂山號枯松,長風舞寒霰。
饑鳧宿荒畈,小雁帶飛箭。
631
《抵北新橋》 宋·董嗣杲
指出飛梁是北新,羈懷冰釋返吾真。
歸逢鄉井心才穩,羞對湖山跡已陳。
徹鑰要芟三徑草,懷人空睨一汀蘋。
滿頭殘發凝霜膩,達旦梳云卻愛頻。
633
《寄敬甫葉兄》 宋·華岳
歲欠丁卯秋,八月既生魄。
于時謫建安,脫去未有策。
忽睹星鳳光,慨然陪履舄。
自謂入閩建,閱人幾千百。
635
《清老畫雙溪壁以詩謝之》 宋·王炎
老夫哦詩聳兩肩,落筆不停稱腹稿。
緣詩寫出無聲句,畫史追之誰得到。
為予壁上留真跡,水墨纖穠任揮掃。
石根竹樹極蕭森,中著羽蟲疑叫噪。
636
《懷忠堂辭》 宋·王炎
跂逸駕兮前修,佩武符兮典州。
跡已陳兮德新,可敬而慕兮幾春復秋。
意其存兮閟千萬年之原,謂其逝兮乃在浮羅之顛。
奮忠精兮取義,貫羲娥兮爛然。
637
《再和前韻三首》 宋·王炎
窮巷曾勤特地過,瀾翻舌本落懸河。
君方跡未離塵土,我亦身嘗墮網羅。
幸有吾曹相爾汝,肯教俗子更誰何。
詩成騷雅遺風在,壓倒南山白石歌。
638
《冬日即事》 宋·王炎
曝背茅檐下,驅寒得曉晴。
杜門來客少,開卷此心清。
晦跡存吾道,端居閱世情。
南山無改色,相對免將迎。
* 關于吾跡的詩詞 描寫吾跡的詩詞 帶有吾跡的詩詞 包含吾跡的古詩詞(72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