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吳質的詩詞(102首)

    61 《指南錄后序》 宋·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時北兵已迫修門外,戰、守、遷皆不及施。
    縉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
    會使轍交馳,北邀當國者相見,眾謂予一行為可以紓禍。

    愛國抒情議論

    62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63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64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65 《張好好詩》 唐·杜牧

    君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鳳生尾,丹葉蓮含跗。
    高閣倚天半,章江聯碧虛。
    此地試君唱,特使華筵鋪。

    66 《樂語》 宋·王義山

    千年紫極鎖煙蘿。
    艷質含羞斂翠蛾。
    遠睇慈元稱壽處,不妨連臂,大家重與,楚舞更吳歌。

    67 《從政和韻來謝復就答之》 宋·陳深

    并州沈厚士,氣質得天靈。
    吳下留三祀,軍中講六經。
    微云點霄漢,清月出要坰。
    載鼓汾亭曲,令人識典型。

    68 《暮春聯句九首》 宋·許月卿

    賀公雅吳語,文靖詠唐風。
    我自儒多誤,心慚佛六通。
    將焉用彼相,不肯為渠公。
    明月夜滿目,晴云曉盪胸。

    69 《法喜堂》 宋·謝景初

    虛堂庇風雨,結構不務壯。
    外飾無髹髵,置物況容長。
    開篋藥劑靈,拈棋白黑抗。
    階花澹亦夭,庭石碧交向。

    70 《醉樵歌》 明·張簡

    東吳市中逢醉樵,鐵冠欹側發飄蕭。
    兩肩矻矻何所負,青松一枝懸酒瓢。
    自言華蓋峰頭住,足跡踏遍人間路。
    學書學劍總不成,惟有飲酒得真趣。

    71 《柯山制墨胡處士求隸字》 宋·張煒

    有客落魄游京都,形服差類山澤臞。
    袖攜一紙故友書,來求古隸銘墨模。
    我方臨池且自娛,觸撥雅興生江湖。
    坐扣墨法果不誣,出示數餅泥金濡。

    72 《次宋編修顯夫南陌詩四十韻》 未知·李裕

    麗質過邯鄲,春風直幾錢?送情憐眼艷,凝佇覺身偏。
    霞淡斜侵雁,云輕巧襯蟬。
    芳金搖翠勒,暖玉藉絨韉。
    臉媚風初信,眉彎月未弦。

    73 《吳門同沈啟南方質父守歲》 明·程慶珫

    今夕知何夕,朋簪慰獨居。
    博誰呼得雉,食不嘆無魚。
    春逐酒杯轉,年同燭跋除。
    乾坤俱是客,豈必限吾廬。

    74 《登陸文安公象山祠堂故址》 明·張宇初

    羲堯體乾運,王道持倫綱。
    舜禹襲神器,精一斯傳彰。
    周亡《雅》、《頌》息,仲尼語張皇。
    伊說佐受命,況軻司振揚。

    75 《送馮判官之昌國》 宋·蘇軾

    斬蛟將軍飛上天,十年海水生紅煙。
    驚濤怒浪盡壁立,樓櫓萬艘屯戰船。
    蘭山搖動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
    鴟夷不裹壯士尸,白日貔貅雄帥府。

    76 《薄命佳人》 宋·蘇軾

    雙頰凝酥發抹漆,眼光入簾珠的皪。
    故將白練作仙衣,不許紅膏污天質。
    吳音嬌軟帶兒癡,無限閑愁總未知。
    自古佳人多命薄,閉門春盡楊花落。

    77 《寄劉孝叔》 宋·蘇軾

    君王有意誅驕虜,椎破銅山鑄銅虎。
    聯翩三十七將軍,走馬西來各開府。
    南山伐木作車軸,東海取鼉漫戰鼓。
    汗流奔走誰敢后,恐乏軍興污質斧。

    78 《照田蠶行》 宋·范成大

    鄉村臘月二十五,長竿然炬照南畝。
    近似云開森列星,遠如風起飄流螢。
    今春雨雹繭絲少,秋日雷鳴稻堆小;
    儂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歲田蠶好。

    79 《洪雅葛仙硯》 宋·陸游

    異硯出漢嘉,溫潤蒼玉質。
    因形作獸背,得墨如點漆。
    才高德亦全,終月不更筆。
    蠻溪大沱輩,烏敢相甲乙。

    80 《念奴嬌·蘭枯蕙死》 宋·無名氏

    蘭枯蕙死,向竹齋深處,誰傳消息。
    霜雪叢中渾似個,縹緲吳人標格。
    絳萼微深,瓊苞不露,自與塵凡隔。
    黃昏遙見,一枝煙淡籠白。

    * 關于吳質的詩詞 描寫吳質的詩詞 帶有吳質的詩詞 包含吳質的古詩詞(1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