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君識的詩詞(2294首)

    821 《念奴嬌》 宋·王渙

    水沉香靄,滿錢塘千里,秋煙如織。
    萬井歡聲瞻寶錢,遙指明星南極。
    輦路看花,神旗垂彩,名冠金門籍。
    平陽家世,凌煙都減顏色。

    宋詞三百首豪放懷古壯志未酬

    822 《滿江紅》 宋·趙希蓬

    勁節剛姿,誰與比、歲寒松柏。
    幾度欲、排云呈腹,叩頭流血。
    杜老愛君□謾苦,賈生流涕衣空濕。
    為國家、子細計安危,淵然識。

    823 《水調歌頭》 宋·蔣思恭

    風流九霞客,名在五云鄉。
    十年出入華禁,簪橐奉君王。
    黃傘西清日轉,寶月紅鸞影里,長近赭袍光。
    彩筆賡歌處,殿閣有余涼。

    824 《蘭陵王(賦胡伯雨別業)》 宋·劉子才

    此何夕。
    天水空明一碧。
    商量賦、如此江山,幾個斜陽了今昔。
    荒臺步晚色。

    825 《永遇樂》 宋·李太古

    玉砌標鮮,雪園風致,似曾相識。
    蟬錦霞香,烏絲云濕,吹渴蟾蜍滴。
    青青白白,關關滑滑,寒損珠衣狂客。
    盡聲聲、不如歸去,歸也怎生歸得。

    826 《永遇樂》 宋·李太古

    玉砌標鮮,雪園風致,似曾相識。
    蟬錦霞香,烏絲云濕,吹渴蟾蜍滴。
    青青白白,關關滑滑,寒損珠衣狂客。
    盡聲聲、不如歸去,歸也怎生歸得。

    827 《沁園春(贈談命許丈)》 宋·任翔龍

    客有問余,號曰當水,逸民者誰。
    是胸羅星斗,熟知天命,口分造化,妙泄天機。
    百十日前,再三地說,端的秋來攀桂枝。
    那時節,果鰲頭高跨,鶚首橫飛。

    秋天抒懷友情組詩

    828 《失調名》 宋·呂嚴

    鼎里坎離,壺中天地,滿懷風月,一吸虛空。
    塵寰里,何人識我,開口問鴻濛。
    云中。
    三弄笛,岳陽樓外,天遠霞紅。

    829 《沁園春(別陳總帥)》 宋·程必

    玉局仙人,輕帆萬里,送入三吳。
    怪一舟如葉,元無濁物,依然姑射,滿載冰壺。
    昔日文君,千言成誦,不識如今記得無。
    新來也,喜都將分付,一顆驪珠。

    830 《喜遷鶯(壽李文昌)》 宋·程必

    評君誰似,似長松千丈,離奇多節。
    骨瘦棱棱,文高犖犖,今日□來仙闕。
    走卒識公容貌,酋虜問公官閥。
    更史館,一編書多少,頻添勛業。

    831 《石蒼舒醉墨堂》 宋·蘇軾

    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
    何用草書夸神速,開卷惝恍令人愁。
    我嘗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
    自言其中有至樂,適意無異逍遙游。

    書法

    832 《螢火》 清·趙執信

    和雨還穿戶,經風忽過墻。
    雖緣草成質,不借月為光。
    解識幽人意,請今聊處囊。
    君看落空闊,何異大星芒。

    古詩三百首寫雨抒懷

    833 《綺懷十六首》 清·黃景仁

    楚楚腰肢掌上輕,得人憐處最分明。
    千圍步障難藏艷,百合葳蕤不鎖情。
    朱鳥窗前眉欲語,紫姑乩畔目將成。
    玉鉤初放釵初墮,第一銷魂是此聲。

    古詩三百首愛國壯志

    834 《鄉人至夜話》 明·李昌祺

    形容不識識鄉音,挑盡寒燈到夜深。
    故舊憑君休更說,老懷容易便沾襟。

    古詩三百首傷懷

    835 《問說》 清·劉開

    君子之學必好問。
    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

    小學文言文學習哲理

    836 《游褒禪山記》 宋·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紀游寫景感悟

    837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838 《勸學》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議論學習勉勵

    839 《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 宋·朱熹

    納湖
    詩筒連畫卷,坐看復行吟。
    想像南湖水,秋來幾許深。
    東渚

    詠物寫景抒懷壯志難酬隱居生活

    840 《摸魚兒·雁丘詞/邁陂塘》 金朝·元好問

    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
    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
    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

    詠物寫鳥抒情愛情

    * 關于君識的詩詞 描寫君識的詩詞 帶有君識的詩詞 包含君識的古詩詞(229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