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幘攜邸夜夜來,蒲團紙帳竹香臺。直須覓取僧為伴,更為開庵斸草萊。
山川蟠踞偶成形,威鳳低回久未行。更種梧桐真可致,高飛性似伯夷清。
何年出蜀訪南宗,深鎖閑房翠蘚重。振錫忽聞游地肺,題門兼得謁人龍。供吟一路高秋月,投宿斜陽遠寺鐘。到日彌天清論罷,徧尋紫閣與圭峰。
麻姑之路摩青天,蒼苔白石松風寒。峭壁直上無攀援,懸磴十步九屈盤。上有錦繡百頃之平田,山中遺人耕紫煙。又有白玉萬仞之飛泉,噴崖直瀉蛟龍淵。
茅舍開扉勝事稠,況攜佳客此中游。妖紅落后堅松在,南澗清時野潦收。林帶寒煙如水合,山含晴日似塵浮。不嫌淡薄幽人趣,欲進藜羹更少留。
古澗寒泉可枕流,從渠庚伏在炎州。杖藜端欲事幽討,杯酒未容相勸酬。坐上縱無居士客,山間聊為老禪留。臨滄亭外忘歸路,他日逢君望舊游。
淮海元龍公輩流,何勞老手鎮方州。雍容行色自登覽,邂逅故人仍唱酬。眼界早驚云子熟,官期能為荔枝留。臨分莫話中原事,想見家山只夢游。
曾向溪南看藝麻,竹杠兜子一肩斜。秧苗尚短仍含谷,荷葉才高已上花。蠶屋柘煙朝焙繭,鵲爐沉火晝薰茶。而今風雨成拋絕,臥聽西園兩部蛙。
廬山仙靈宅,佳處固非一。頗聞臥龍勝,幽常諒難匹。懸瀑瀉琮碀,石壁兩崒嵂。草木被光輝,波瀾動回沒。
嘉蓮秉嘉質,解后逢賞音。翁豈玩物者,寄意一何深。
酒會文期興尚濃,佳辰一笑坐天窮。兩州各遣六從事,九日俄成一病翁。詩不受催空急雨,帽無緣落任西風。明朝晴徑通行屐,卻漫枝筇繞菊叢。
愚翁髫髦昔垂耳,曾向華臺借窗幾。小冠短褐隨先生,風雨孤燈讀經史。氣粗膽大眼無人,拔擢犀象角連齒。那知物外有沆瀣,但欲書中覓青紫。
歸墨氣何銳,為儒意何闌。勸沮皆不可,更惟心所安。何必收澄觀,強欲加巾冠。余看飲光衣,以次傳阿難。
天下大峨山,雄秀盤厚地。山雖不在眉,所在擁空翠。矯矯三蘇公,挹此淑靈氣。文章垂日星,照映蓋一世。
重湖岳陽樓,五柳淵明里。定復有佳人,與之同徒倚。
落此鼪鼯野,宜從麋鹿群。何知交友內,而乃得夫君。
何氏之從學,源流遠有余。窮經類元凱,能賦似相如。
君行過吾里,艤舟并南山。王郎兩徐子,非必素往還。
楩機動霜雪,用之可以大。蓬蒿束縛之,世亦安取代。
楚國千年藪,岷山萬里江。胡為入吟筆,政以落蓬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