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后累的詩詞(395首)

    141 《婆羅門引(別杜叔高·叔高長於楚詞)》 宋·辛棄疾

    落花時節,杜鵑聲里送君歸。
    未消文字湘累。
    只怕蛟龍云雨,后會涉難期。
    更何人念我,老大傷悲。

    142 《念奴嬌(六和)》 宋·劉克莊

    輸云世故,千萬態、過眼誰能殫紀。
    只履攜歸消許急,日暮行人問邸。
    麝以臍災,狨為尾累,焚象都因齒。
    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此。

    田園生活寫景食物

    143 《最高樓(戊戌自壽)》 宋·劉克莊

    南獄后,累任作祠官。
    試說與君看。
    仙都玉局才交卸,新銜又管華州山。
    怪先生,吟膽壯,飲腸寬。

    144 《摸魚兒(壬子初度)》 宋·李曾伯

    對垂弧、引觴一笑,凄涼薄分天賦。
    丁年馳騖弓刀后,報國孤忠自許。
    堪嘆處。
    今老矣,強顏猶踵邯鄲步。

    婉約寫景女子思念

    145 《賀新郎(自和前韻)》 宋·李曾伯

    問訊南州守。
    悵吾生、今非昔比,后猶今否。
    涉盡風濤憑個甚,一瓣心香在袖。
    人競說、頑哉此叟。

    146 《八聲甘州》 宋·何夢桂

    至旦再期矣。
    夾谷按察簽事行部,識拔于稠眾人中,使下六邑,按問臟狀,閱實以聞,自此聲譽獵獵如日起。
    壬午秋,省臺檄交至,君奉命以往,閱歲而后歸,歸則諸公已列剡交薦矣。
    C42F麾載道,凡六七年間,蒙被休澤,而歌頌勛德于祖帳之下,駢肩累跡,不特如老書生一人而已。

    宋詞三百首無奈思念

    147 《掃花游(和秋崖見壽·秋崖時謁選,留詞去)》 宋·劉辰翁

    春臺路古,想店月潭云,雞鳴關候。
    巾車爾久。
    記湘累降日,留詞勸酒。
    不是行邊,待與持杯論斗。

    回憶西湖美景

    148 《柳梢青(黃梅)》 宋·黃人杰

    恰則年時。
    風前雪底,初見南枝。
    可セ匆匆,花才清瘦,子已紅肥。
    安排酒盞相隨。
    看金彈、累累四垂。
    渴后情懷,鼎中風味,惟有心知。

    149 《括酹江月》 宋·林正大

    雪堂閑步,過臨皋、霜凈晚林木落。
    月白風清如此夜,與客行歌相答。
    綱舉松鱸,手攜斗酒,赤壁重尋約。
    悲歌長嘯,劃然聲動寥廓。

    150 《括意難忘》 宋·林正大

    蜀道登天。
    望峨眉橫絕,石棧相連。
    西來當鳥道,逆浪俯回川。
    狷與鶴,莫攀緣。

    地名思念友情

    151 《滿庭芳》 宋·丁無悔

    道格天淵,令行海岳,凜然名德尊崇。
    云煙千里,分付笑談中。
    川后波神效職,潮聲細、一鑒涵空。
    風檣便,蠻珠賈舶,累譯更遙通。

    152 《甘州》 宋·劉沆

    萬一云
    愛累累、萬顆貫驪珠,特地寫幽芳。
    想黃昏云淡,夜深人靜,清影橫窗。
    冷澹一枝兩葉,筆下老秋光。

    送別勉勵友人

    153 《圓圓曲》 清·吳偉業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長篇敘事

    154 《夢李白二首·其二》 唐·杜甫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唐詩三百首記夢同情友人

    155 《張衡傳》 兩漢·范曄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
    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贊美寫人傳記

    156 《玉臺新詠序》 南北朝·徐陵

    夫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窺;千門萬戶,張衡之所曾賦。
    周王璧臺之上,漢帝金屋之中,玉樹以珊瑚為枝,珠簾以玳瑁為匣。
    其中有麗人焉。
    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選掖庭;四姓良家,馳名永巷。

    詠物寫鳥思鄉

    157 《贈羊長史·并序》 魏晉·陶淵明

    左軍羊長史,銜使秦川,作此與之。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黃虞。
    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
    圣賢留余跡,事事在中都。

    贈答忠告友人

    158 《送韓子師侍郎序》 宋·陳亮

    秘閣修撰韓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無告”劾去。
    去之日,百姓遮府門愿留者,頃刻合數千人,手持牒以告攝郡事。
    攝郡事振手止之,輒直前不顧;則受其牒,不敢以聞。
    明日出府,相與擁車下,道中至不可頓足。

    離別感慨諷刺序文

    159 《送王含秀才序》 宋·韓愈

    吾少時讀《醉鄉記》,私怪隱居者無所累于世,而猶有是言,豈誠旨于味耶?及讀阮籍、陶潛詩,乃知彼雖偃蹇,不欲與世接,然猶未能平其心,或為事物是非相感發,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
    若顏子操瓢與簞,曾參歌聲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師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吾又以為悲醉鄉之徒不遇也。
    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貞觀、開元之丕績,在廷之臣爭言事。
    當此時,醉鄉之后世又以直廢吾既悲醉鄉之文辭,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識其子孫。

    送別序文

    160 《鄭莊公戒飭守臣》 先秦·左丘明

    秋七月,公會齊侯、鄭伯伐許。
    庚辰,傅于許。
    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顛。
    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鄭師畢登。

    古文觀止歷史故事寓理

    * 關于后累的詩詞 描寫后累的詩詞 帶有后累的詩詞 包含后累的古詩詞(3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