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名理的詩詞(919首)
81
《和饒司理》 宋·陳宓
往來曾識老名儒,今日方欣拜履初。
小試不妨三語掾,平生何止五車書。
詞源已作泉初注,德性仍知玉不如。
自古活人由小利,會看囹圄著園蔬。
87
《送薛宗孺通理并州》 宋·蘇頌
河東望族衣冠盛,漢署潛郎閥閱優。
久擅才名宜治劇,又分朝寄去監州。
民風近古藩房肅,邊候無塵戍役休。
元帥正求賢者佐,得君應喜助咨謀。
89
《挽司理奉議樓公》 宋·喻良能
老爛為儒山澤臞,半生辛苦就名譽。
三千白發身無事,一點青燈夜讀書。
真率杯盤如洛會,崎嶇巖壑似陶廬。
欲知老淚揮難盡,灑遍霜飆更濕裾。
90
《錢司理李季牖》 宋·曾豐
天下萬谿山,天上萬星宿。
摸索君胸中,往往無不有。
中原染腥膻,歲月亦云久。
匪伊丁未年,乃我舊陽九。
93
《賦得慎罰》 唐·虞世南
帝圖光往冊,上德表鴻名。
道冠二儀始,風高三代英。
樂和知化洽,訟息表刑清。
罰輕猶在念,勿喜尚留情。
94
《帝京篇》 唐·駱賓王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
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鶉野龍山侯甸服。
五緯連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橫地軸。
懷才不遇
95
《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 唐·駱賓王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關恨蜀川。
歸云已落涪江外,還雁應過洛水瀍.洛水傍連帝城側,帝宅層甍垂鳳翼。
銅駝路上柳千條,金谷園中花幾色。
99
《隴右途中遭非語》 唐·員半千
趙有兩毛遂,魯聞二曾參。
慈母猶且惑,況在行路心。
冠冕無丑士,賄賂成知己。
名利我所無,清濁誰見理。
敝服空逢春,緩帶不著身。
出游非懷璧,何憂乎忌人。
正須自保愛,振衣出世塵。
* 關于名理的詩詞 描寫名理的詩詞 帶有名理的詩詞 包含名理的古詩詞(9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