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名理的詩詞(919首)

    81 《和饒司理》 宋·陳宓

    往來曾識老名儒,今日方欣拜履初。
    小試不妨三語掾,平生何止五車書。
    詞源已作泉初注,德性仍知玉不如。
    自古活人由小利,會看囹圄著園蔬。

    82 《閑坐有感偶成古風簡劉會之高吉父康司理》 宋·杜范

    虞夏幾百載,繼以周禮樂。
    洋洋雅頌音,后亡前亦作。
    井疆貧富均,薄海詠康樂。
    姬公同圣賢,積累亦不薄。

    83 《送滕玉霄張元樸管押地理書入都》 宋·方回

    滕侯酒酣宇宙窄,長嘯詩成鬼神泣。
    謫仙后身今李白,一錦宮袍猶未得。
    張侯乃翁官鼎軸,蕓香家藏百萬牘。
    朝窗夜檠吟不足,政須天下書遍讀。

    84 《胡廣文以直養名堂余舉伊川之說問之往反數十》 宋·彭龜年

    以物養物,如水沃木。
    推彼有余,益此不足。
    惟直與氣,如木有根。
    本既充盛,枝葉自繁。

    85 《金剛隨機無盡頌·如理實見分第五》 宋·釋印肅

    凡有即虛名,恰似曉天云。
    日高風一掃,萬里廓然明。

    86 《次達善送趙君理韻因寄畬齋陳貴白》 宋·舒岳祥

    杉棚已絕筆,復得云錦書。
    況當既望后,一鏡懸空虛。
    恍然玉堂上,乘鶴來須臾。
    君健勝我健,我臞甚君臞。

    87 《送薛宗孺通理并州》 宋·蘇頌

    河東望族衣冠盛,漢署潛郎閥閱優。
    久擅才名宜治劇,又分朝寄去監州。
    民風近古藩房肅,邊候無塵戍役休。
    元帥正求賢者佐,得君應喜助咨謀。

    88 《送趙仲禮入大理寺簿》 宋·孫應時

    忠孝吾根柢,功名古緒馀。
    月云無染著,鏡象本空虛。
    不必相同異,何妨小闊疏。
    達庵今宦達,味此意何如。

    89 《挽司理奉議樓公》 宋·喻良能

    老爛為儒山澤臞,半生辛苦就名譽。
    三千白發身無事,一點青燈夜讀書。
    真率杯盤如洛會,崎嶇巖壑似陶廬。
    欲知老淚揮難盡,灑遍霜飆更濕裾。

    90 《錢司理李季牖》 宋·曾豐

    天下萬谿山,天上萬星宿。
    摸索君胸中,往往無不有。
    中原染腥膻,歲月亦云久。
    匪伊丁未年,乃我舊陽九。

    91 《賜諸州刺史以題座右》 唐·李隆基

    眷言思共理,鑒夢想維良。
    猗歟此推擇,聲績著周行。
    賢能既俟進,黎獻實佇康。
    視人當如子,愛人亦如傷。

    92 《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清字》 唐·許敬宗

    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
    豈若逢真氣,齊契體無名。
    既詮眾妙理,聊暢遠游情。
    縱心馳貝闕,怡神想玉京。

    93 《賦得慎罰》 唐·虞世南

    帝圖光往冊,上德表鴻名。
    道冠二儀始,風高三代英。
    樂和知化洽,訟息表刑清。
    罰輕猶在念,勿喜尚留情。

    94 《帝京篇》 唐·駱賓王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
    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鶉野龍山侯甸服。
    五緯連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橫地軸。

    懷才不遇

    95 《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 唐·駱賓王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關恨蜀川。
    歸云已落涪江外,還雁應過洛水瀍.洛水傍連帝城側,帝宅層甍垂鳳翼。
    銅駝路上柳千條,金谷園中花幾色。

    96 《久戍邊城有懷京邑》 唐·駱賓王

    擾擾風塵地,遑遑名利途。
    盈虛一易舛,心跡兩難俱。
    弱齡小山志,寧期大丈夫。
    九微光賁玉,千仞忽彈珠。

    97 《李工部挽歌三首》 唐·張說

    錦帳為郎日,金門待詔時。
    楊宮先上賦,柏殿幾連詩。
    瞬息琴歌斷,凄涼簫挽悲。
    那堪霸陵岸,回首望京師。

    98 《宋主簿鳴皋夢趙六予未及報而陳子云亡今追…貽平昔游舊》 唐·盧藏用

    暮川罕停波,朝云無留色。
    故人琴與詩,可存不可識。
    識心尚可親,琴詩非故人。
    鳴皋初夢趙,蜀國已悲陳。

    99 《隴右途中遭非語》 唐·員半千

    趙有兩毛遂,魯聞二曾參。
    慈母猶且惑,況在行路心。
    冠冕無丑士,賄賂成知己。
    名利我所無,清濁誰見理。
    敝服空逢春,緩帶不著身。
    出游非懷璧,何憂乎忌人。
    正須自保愛,振衣出世塵。

    100 《哭蘇眉州崔司業二公》 唐·沈佺期

    渙汗天中發,伶俜海外旋。
    長沙遇太守,問舊幾人全。
    國寶亡雙杰,天才喪兩賢。
    大名齊弱歲,高德并中年。

    古文觀止送別序文

    * 關于名理的詩詞 描寫名理的詩詞 帶有名理的詩詞 包含名理的古詩詞(9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