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名況的詩詞(916首)

    701 《題大兒新安官舍三樂齋》 宋·曾協

    吾先圣人徒,游夏同淵源。
    孝友與忠信,入道先本根。
    下視晉楚富,商歌滿乾坤。
    一唯了萬事,伋軻繼師尊。

    702 《失題》 宋·李流謙

    學者一大事,最重出與處。
    用行舍之藏,孔顏獨相許。
    參賜地位高,窺牖不得睹。
    而況未見圣,一曲株守兔。

    703 《登無為冠鰲亭分韻得山字》 宋·李流謙

    岱嵩拆裂滄溟翻,驚魂去干呼復還。
    故人勸我勉自寬,圣貴揚名懲毀殘。
    十生導師超物先,誓言一拜蠲冤煩。
    曉暾破霽山云搴,匹馬弄袖風翩翩。

    704 《峽中重九以菊有黃華分韻得菊字》 宋·李流謙

    江湖浪走嗟碌碌,往往佳時忘記錄。
    今朝峽里作重陽,節物雖同感殊俗。
    終日懸憂湍瀨間,何人為唱黃花曲。
    尚喜樽罍余舊醅,不然何以慰蕭索。

    705 《食藕》 宋·李流謙

    芙渠固佳產,其末亦奇絕。
    此土乃物宜,厥包比柚橘。
    蔓引莖自遂,泥蟠體仍潔。
    一絲戲傀儡,眾竅殞鯈忽。

    706 《送樊眉州》 宋·李流謙

    我先君子官于涪,一時賢僚今在不。
    唯公直節貫華皓,千尺壽檜橫霜秋。
    丈人靜聽請具陳,平生契義嘣肉侔。
    簡池解組過鄉縣,劇飲不云公遮留。

    707 《送薛司直赴行在所供職》 宋·李流謙

    公家樞近公,名在太史氏。
    天方濬其源,沃日勢未止。
    郎君萬金產,落筆粲珠琲。
    尚當戰韋布,未可議紈綺。

    708 《戲貽秋泉子》 宋·李流謙

    桂椒發芳辛,水泉佐澄潔。
    風味可人哉,醖藉固佳客。
    清非伯夷隘,和異柳惠褻。
    壺子與俱來,表里清徹骰。

    709 《山園四詠·雅志堂》 宋·姜特立

    謝公有雅志,頗愛東山游。
    坡仙得其心,妙語寄清謳。
    蒼生事未了,已了還即休。
    彭澤小邑宰,其呈固不侔。

    710 《謝楊誠齋惠長句》 宋·姜特立

    平生久矣服時名,況復親聞玉唾聲。
    便擬近師黃太史,不須遠慕白先生。
    巨編固已汗牛積,長句尤能倚馬成。
    今日詩壇誰是主,誠齋詩律正施行。

    711 《和家叔察院巨魚詩》 宋·李洪

    滄溟浩淼浮寰區,八纮九野水所儲。
    介蟲族類信眾夥,窮極詭怪堪嗟吁。
    巨鰲屭赑冠靈島,應龍連蜷頷驪珠。
    異哉斯魚盈百尺,失水安得波濤俱。

    712 《滿庭芳·爆竹聲飛》 宋·趙長卿

    爆竹聲飛,屠蘇香鈿,華堂歌舞催春。
    百年消息,經半已凌人。
    念我功名冷落,又重是、一歲還新。
    驚心事,安仁華鬢,年少已逡巡。

    713 《次周益公韻》 宋·樓鑰

    舅甥相與老鄞川,況值慈親九十年。
    畫舫時追唐賀監,筍輿聯訪漢梅仙。
    官名自愧偶同轍,才望如何敢并肩。
    誤辱品題稱酷似,此聲梁楚更堪傳。

    714 《孺人陳氏挽詞》 宋·樓鑰

    追憶宮端舊典刑,三貞況復是難兄。
    豈惟門戶生光彩,直使朝廷列姓名。
    煙海乘桴誰可奪,天風反火報尤明。
    雖云弟娣相從去,自有英靈凜若生。

    715 《送蘇壽甫少卿赴潼川漕》 宋·樓鑰

    老坡送江直入海,君今歸尋江之源。
    外臺去鄉苦不遠,為持使節臨潼川。
    君家家世四海聞,單于一問驚胡塵。
    歸來便合上清禁,胡為日念橫峨岷。

    716 《跋李少裴修禊序》 宋·樓鑰

    蘭亭修禊就和中,群賢高會俱雍容。
    右軍作序亦寓耳,藁草乃致傳無窮。
    自言疑若有神助,他日屢書終不同。
    歷代傳寶在秘府,尤其甚者唐太宗。

    717 《李文授和所贈老融詩復次韻為謝》 宋·樓鑰

    鄴侯插架書最多,筆力雄奇天所命。
    萬人海中深閉門,理窟搜尋到幽夐。
    我詩無律如山謳,形穢豈堪珠玉映。
    時時歸夢入故山,曳杖松間記投暝。

    718 《送王恭父倉部知洋州》 宋·樓鑰

    天清無云秋氣明,好風叢桂傳芳馨。
    乃於此時送君行,江空目短難為情。
    蚤從兩川馳大名,眉宇瑩徹春壺冰。
    語輒傾倒心地平,大篇小篇韶鈞鳴。

    719 《送袁恭安赴江州節推》 宋·樓鑰

    袁氏四世凡五公,唐朝三相傳家風。
    君家幾代擅儒業,高曾藝苑俱稱雄。
    大父謙尊古君子,諸父名高表吾里。
    一門子弟更競爽,挹取乙科自君始。

    720 《送張定叟尚書鎮襄陽》 宋·樓鑰

    公家忠獻公,勛名照穹壤。
    南軒傳圣學,后進斗山仰。
    尚書天分高,百間真朗朗。
    日坐四益堂,濡染助涵養。

    * 關于名況的詩詞 描寫名況的詩詞 帶有名況的詩詞 包含名況的古詩詞(91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