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見古人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況見古人名”全詩
愁來正蕭索,況見古人名。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吉祥寺見錢侍郎題名》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吉祥寺見錢侍郎題名》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云雨三年別,
風波萬里行。
愁來正蕭索,
況見古人名。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吉祥寺遇見錢侍郎并題寫名字的情景。詩人在開頭提到與錢侍郎分別已有三年之久,彷佛經歷了漫長的云雨(指分離與相聚),在這期間經歷了許多風波與艱險的旅途。此刻的詩人心情沉郁,寂寞蕭索,因為他憂慮的事情正發生。而此時,他又看到了古人的名字,這使他更加感慨萬分。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詩人與錢侍郎重逢的情景,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感慨。詩人用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自己與錢侍郎的別離歷程概括為"云雨三年別,風波萬里行",形象地表達了時間的長久與旅途的辛苦。詩人以自己的心情作為背景,描寫了自己此刻的愁緒與孤獨,通過與古人名字的對比,更加凸顯了自己的無奈與感慨。
這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它表達了人們在分離與相聚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心靈起伏,以及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思考。詩人通過描述自己的心境,將個人的情感與古人的名字相互映襯,展示了對歷史的敬仰和對現實的煩惱交織在一起的復雜心態。這種情感交融的描寫方式,給人以共鳴與思考,使讀者在品味詩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獨特情感。
“況見古人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í xiáng sì jiàn qián shì láng tí míng
吉祥寺見錢侍郎題名
yún yǔ sān nián bié, fēng bō wàn lǐ xíng.
云雨三年別,風波萬里行。
chóu lái zhèng xiāo suǒ, kuàng jiàn gǔ rén míng.
愁來正蕭索,況見古人名。
“況見古人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