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同道者的詩詞(700首)

    421 《奉祀禮畢還京》 宋·夏竦

    先天密命啟禎期,侯日靈文降紫闈。
    恭館靖冥尊妙化,帝居齋祓擁純禧。
    勒鴻昭姓增梁甫,報本祈年款魏脽。
    真御下臨彰日臨,嘉生誕降示天隨。

    422 《病中謝三山問訊》 宋·李石

    我昔擇師友,所至多朋儔。
    道義自然合,如以膠漆投。
    一官既已得,勢利尋戈矛。
    向者市道交,日親成日讎。

    423 《失題》 宋·李流謙

    學者一大事,最重出與處。
    用行舍之藏,孔顏獨相許。
    參賜地位高,窺牖不得睹。
    而況未見圣,一曲株守兔。

    424 《說詩》 宋·姜特立

    作者固已難,讀者亦未易。
    有寶斯識寶,至寶況難值。
    三家寠人子,豈辨瑚璉器。
    鼠璞將見珍,周鼎或斡棄。

    425 《代游西湖分韻得香字》 宋·廖行之

    永嘉有儒宗,學古源流長。
    未施經國手,姑綰祠岳章。
    豈惟禮秩重,正遣文教昌。
    從游者誰子,秀異推荊楊。

    426 《題鄭氏北墅》 宋·趙蕃

    籃輿度浮梁,朝嵐尚蒙蒙。
    十有九日雨,得晴類投空。
    游巖既原適,訪隱亦好從。
    道傍得野舍,一逕幽且能。

    427 《送彭孕先赴辰州教授》 宋·趙蕃

    因行碧湘門,倏念黃草尾。
    曩辭戴安道,同者歐陽子。
    那知三年過,僅謂一日爾。
    惟辰雖陋邦,分教多名士。

    428 《夜讀子肅詩再用前韻》 宋·趙蕃

    棲鴉既投林,蕭然野人居。
    獨立茅檐下,依依月生裾。
    涉春抱煩痾,茲夕稍自舒。
    育公寄來詩,何啻超黃初。

    429 《予既賦金貂亭詩巽伯求益不已偶得名酒連飲輒》 宋·蘇泂

    君不見陳留阮籍字嗣宗,竹林賢者渠稱雄。
    登山臨水輒經日,竟用酣飲全其躬。
    謂渾汝不得復爾,獨善猶子曰仲容。
    以其任達似叔父,氣壓道北空多銅。

    430 《和夔州李約齋燈宵》 宋·陽枋

    蠶叢今歲看燈宵,可人只有峽中州。
    白帝綸巾隱敵國,勝勢蜀尾連吳頭。
    竹枝歌舞喧城市,春聲泛鷗臘浮蟻。
    府主山村耕稼心,挈客銜杯聊爾爾。

    431 《贈彭花翁牡丹障》 宋·姚勉

    洛之花圖歐公詩,驚怪天巧呈新枝。
    自言當時記者數十種,姚魏后有潛溪緋。
    蜀之花圖景仁句,香雪蕊金藏不露。
    徑圍三尺瑞云紅,尚有二花添未具。

    432 《清晨坐堂上》 宋·晁公溯

    清晨坐堂上,文書常滿前。
    皆自公府來,徵發何紛然。
    不聞問養民,但聞橫索錢。
    按籍為之課,獨求最多年。

    433 《讀豫章集成柏梁體》 宋·陳棣

    元佑升平超治古,誕布人文化寰宇。
    道山翰苑郡仙處,一代文章繼周魯。
    斯道盟寒誰是主,眉山二老文章虎。
    眉山鑒裁高難與,網羅九萬摶風羽。

    434 《自居剡源少遇樂歲辛巳之秋山田可擬上熟吾貧》 宋·戴表元

    去年秋事荒,販糴仰鄰州。
    健者道路間,計伯成朋儔。
    今年漸向熟,庶幾民不流。
    書生自無田,與眾同喜憂。
    作詩勞鄰曲,有唱誰與酬,亦無采詩者,此職何可修。

    435 《天地無窮行》 宋·釋文珦

    天地無窮,人處于中,三才既兆,庶類皆通。
    至圣立極,萬方所宗。
    如星拱北,如水朝東。

    436 《贈穎師》 宋·王洋

    昔有二大士,比變相差池。
    一隱盧老堂,一作貧舍兒。
    任緣本無意,音韻偶追隨。
    高唱既絕詣,豹隱那得窺。

    437 《相和歌辭·從軍行六首》 唐·劉長卿

    回看虜騎合,城下漢兵稀。
    白刃兩相向,黃云愁不飛。
    手中無尺鐵,徒欲突重圍。
    落日更蕭條,北方動枯草。

    唐詩三百首樂府寫景

    438 《雜詩五首》 唐·張九齡

    孤桐亦胡為,百尺傍無枝。
    疏陰不自覆,修干欲何施。
    高岡地復迥,弱植風屢吹。
    凡鳥已相噪,鳳凰安得知。

    439 《過李楫宅》 唐·王維

    閑門秋草色,終日無車馬。
    客來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散發時未簪,道書行尚把。
    與我同心人,樂道安貧者。
    一罷宜城酌,還歸洛陽社。

    440 《游茅山五首》 唐·儲光羲

    十年別鄉縣,西云入皇州。
    此意在觀國,不言空遠游。
    九衢平若水,利往無輕舟。
    北洛反初路,東江還故丘。

    * 關于同道者的詩詞 描寫同道者的詩詞 帶有同道者的詩詞 包含同道者的古詩詞(70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