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同住的詩詞(791首)
582
《題丹樞先生草庵》 宋·白玉蟾
數朵奇峰如削玉,一溪秋水生寒綠。
幸有白云深處茅,更兼明月壇前竹。
誅茅伐竹結蘧廬,現成山水可樵漁。
隨緣隨分山中住,收拾摩尼如意珠。
583
《拙庵》 宋·白玉蟾
笑攜藜杖倚寒松,現世神仙一拙翁。
冠簡投關離玉闕,天人推出鎮琳宮。
身居星弁霞裾上,心在煙都月府中。
豈是摩挲令發黑,不須服餌自顏紅。
584
《贈陳高士琴歌》 宋·白玉蟾
昨夜西風起白蘋,從前湖海幾酸辛。
感今懷古無限事,拄頰閑思一愴神。
瓊窟先生鼓玉琴,一調一弄符我心。
屈平宋玉不可挽,西風黃葉為知音。
585
《和王不疑郎中見贈》 宋·邵雍
二十年來住洛都,眼前人事任紛如。
形同草木何勝野,心類鍾彝不啻虛。
已沐仁風深骨髓,更驚詩思劇瓊璩。
莊周休道虧名實,自是無才悅眾狙。
586
《贈僧》 宋·寇準
重城須久住,塵事日全無。
落葉驚秋信,思山展舊圖。
貌同仙鶴瘦,心似片云孤。
念我浮名在,還將靜者殊。
587
《次韻子瞻留別三首》 宋·蘇轍
公來十日坐東軒,手自披云出朝日。
山川滿目竟何有,波浪翻天同一濕。
諸門迭出驚異狀,間道懷歸終舊壁。
此行十里隔江河,何人更問維摩疾。
588
《次韻子瞻留別三首》 宋·蘇轍
東西南北無住身,羯末封胡四男子。
雕鎪不遣治章句,爛熳先令飽文字。
疏慵嗟我厲之人,生子夜中惟恐似。
傳家粗足不愿余,同駕柴車還我里。
589
《贈致仕王景純寺丞》 宋·蘇轍
灊山隱君七十四,紺瞳綠發初謝事。
腹中靈液變丹砂,江上幽居連福地。
彭城為我住三日,明月滿船同一醉。
丹書細字口傳訣,顧我沉迷真棄耳。
年來四十發蒼蒼,始欲求方救憔悴。
它年若訪灊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
591
《和毛君新葺囷庵船齋》 宋·蘇轍
厭居華屋住東庵,真味全勝食薺甘。
多病維摩長隱幾,無心彌勒便同龕。
誤游田舍空成笑,謬入僧房即欲參。
風霽不知吹有萬,月明聊共影成三。
592
《放閘二首》 宋·蘇轍
畫舫連檣住,清流泛閘平。
忽看銀漢落,仍聽夏雷驚。
正柂遲回久,開頭取次輕。
滯留初一快,奔駛忽如傾。
593
《雨中游小云居》 宋·蘇轍
賣酒高安市,早歲逢五秋。
常懷簡書畏,未暇云居游。
十載還上都,再謫仍此州。
廢斥免羈束,登臨散幽憂。
594
《寄俞太中山人》 宋·魏野
相訪住三年,初終道一般,知心於我異,屈指似君難。
有物皆同詠,無書不共看。
草堂今獨處,寧免動長嘆。
596
《和王衢見寄》 宋·魏野
久向東郊住,漸同麋鹿情。
游山岐路熟,見客禮儀生。
藜杖新仍重,荷衣破轉輕。
身猶為外物,詩亦是虛名。
597
《題顯道人壁》 宋·楊億
心似寒灰不復然,尋常談論即彌天。
門臨潁水多年住,法自曹溪幾世傳。
儒士誰同翻貝葉,都人長見施金錢。
翰林詩版分明在,曾與吾家有舊緣。
599
《雪詠》 宋·曾鞏
雪花好潔白,不待詠說知。
區區取相似,今古同一辭。
薛能比眾作,小去筆墨畦。
誰能出千載,為雪立傳碑。
* 關于同住的詩詞 描寫同住的詩詞 帶有同住的詩詞 包含同住的古詩詞(79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