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可囊的詩詞(619首)

    121 《齊天樂(重游番陽)》 宋·丁默

    兩株煙柳荒城外,依依暮帆曾駐。
    小扇障塵,輕輿貼岸,誰料重行吟處。
    流光暗度。
    悵蘭溆春移,葦汀秋聚。

    122 《說詩八首》 清·宋湘

    三百詩人豈有詩,都成絕唱沁心脾。
    今人不講源頭水,只問支流派是誰。
    涂脂傳粉畫長眉,按拍循腔疾復遲。
    學過邯鄲多少步,可憐挨戶賣歌兒。

    婉約傷春怨別

    123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124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125 《荊軻刺秦王》 兩漢·劉向 編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高中文言文歷史故事

    126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127 《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里》 明·魏大中

    埋沒錢塘歌吹里,當年卻是皇都。
    趙家輕擲與強胡。
    江山如許大,不用一錢沽。
    只有岳王泉下血,至今泛作西湖。
    可憐故事眼中無。
    但供儂醉后,囊句付奚奴。

    詠史懷古感傷

    128 《杜處士好書畫》 宋·蘇軾

    蜀中有杜處士 ,好書畫,所寶以百數。
    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
    一日曝書畫,而一牧童見之,拊掌見笑,曰:“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
    今乃掉尾而斗,謬矣!” 處士笑而然之。

    寓理故事

    129 《義田記》 宋·錢公輔

    范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
    方貴顯時,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濟群族之人。
    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兇葬,皆有贍。
    擇族之長而賢者主其計,而時共出納焉。

    古文觀止敘事贊美寫人

    130 《五代史伶官傳序》 宋·歐陽修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
    此三者,吾遺恨也。
    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

    古文觀止史論傳記序文

    131 《送天臺陳庭學序》 明·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
    然去中州萬里,陸有劍閣棧道之險,水有瞿塘、滟滪之虞。
    跨馬行,則篁竹間山高者,累旬日不見其巔際。
    臨上而俯視,絕壑萬仞,杳莫測其所窮,肝膽為之悼栗。

    古文觀止送別勸勉贈序

    132 《徐文長傳》 明·袁宏道

    余少時過里肆中,見北雜劇有《四聲猿》,意氣豪達,與近時書生所演傳奇絕異,題曰“天池生”,疑為元人作。
    后適越,見人家單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強心鐵骨,與夫一種磊塊不平之氣,字畫之中,宛宛可見。
    意甚駭之,而不知田水月為何人。
    一夕,坐陶編修樓,隨意抽架上書,得《闕編》詩一帙。

    古文觀止寫人懷才不遇傳記

    133 《胠篋》 先秦·莊周

    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
    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則鄉之所謂知者,不乃為大盜積者也?故嘗試論之,世俗之所謂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圣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齊國鄰邑相望,雞狗之音相聞,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闔四竟之內,所以立宗廟、社稷,治邑、屋、州、閭、鄉、曲者,曷嘗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殺齊君而盜其國。

    觀點

    134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135 《伶官傳序》 宋·歐陽修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
    此三者,吾遺恨也。
    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

    高中文言文史論序文

    136 《葬花吟》 清·曹雪芹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寫花寓人抒情

    137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138 《入都》 清·李鴻章

    其一
    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于百尺樓。
    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將捷足隨途驥,那有閑情逐水鷗。

    抒懷壯志追憶

    139 《大風》 宋·梅堯臣

    夜風晝不止,天理何可常。
    正當春木榮,擺磨枝葉傷。
    東皇務長養,乃值此物狂。
    曷不訴於帝,斥之出遠方。

    140 《觀楊之美畫》 宋·梅堯臣

    天官乘車建朱旗,赤旛前亞風卷披。
    二龍緩駕蒼髯垂,印箱傍挈文籍隨。
    雙驂推軛如畏遲,行從冠服多威儀。
    水官自有真龍騎,兩佐并跨鯨尾螭。

    宋詞精選寫雨聲音孤獨

    * 關于可囊的詩詞 描寫可囊的詩詞 帶有可囊的詩詞 包含可囊的古詩詞(6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