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可體的詩詞(680首)

    281 《寄永興招詩夏太尉》 宋·梅堯臣

    寶元元年西夏叛,天子命將臨戎行。
    二年孟春果來寇,高奴城下皆氐羌。
    五原偏師急赴敵,晝夜不息趨戰場。
    馬煩人怠當勁虜,雖持利器安得強。

    282 《與二弟過溪至廣教蘭若》 宋·梅堯臣

    溪水今尚淺,涉馬不及韉。
    岸口出近郭,野徑通平田。
    行行渡小橋,決決響細泉。
    萬木蔭古殿,一燈明象筵。

    283 《潮州寒食陪太守南園宴》 宋·梅堯臣

    寒食二月三月交,紅桃破纇柳染梢。
    陰晴不定野云密,黕黕鼓聲湖岸坳。
    使君千騎出南圃,歌吹前導後鳴鐃。
    是時輒預車馬末,傾市競觀民業拋。

    284 《叔治遺草蟲枕屏》 宋·梅堯臣

    世傳毗陵畫,妙絕僧居寧。
    不為權貴逼,所與乃忘形。
    英機三尺素,落筆酒未醒。
    忽為雙飛蜂,忽就一蜻蜓。

    285 《諸子喻山水》 先秦·先秦諸子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論語·子罕》上不天則下不遍覆,心不地則物不必載。
    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萬物備,歷心于山海而國家富。

    山水哲學

    286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87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88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289 《大墻上蒿行》 魏晉·曹丕

    陽春無不長成,草木群類,隨大風起。
    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獨立一何煢。
    四時舍我驅馳,今我隱約欲何為?生居天壤間,忽如飛鳥棲枯枝。
    我今隱約欲何為?適君身體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嘗?冬被貂鼲溫暖,夏當服綺羅輕涼。

    隱士勸誡

    290 《贈白馬王彪》 魏晉·曹植

    序曰: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師,會節氣。
    到洛陽,任城王薨。
    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
    后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

    291 《二十四詩品》 唐·司空圖

    若納水輨,如轉丸珠,夫其可道,假體如愚。
    荒荒坤軸,悠悠天樞。
    載要其端,載聞其符。
    超超明神,反反冥無。
    來往千載,是之謂乎!

    292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293 《觀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藝,予嘗觀弈棋。
    筭馀知造化,著外見幾微。
    好勝心無已,爭先意不低。
    當人盡賓主,對面如蠻夷。

    294 《于清河見挽船士新婚與妻別詩》 魏晉·徐干

    與君結新婚。
    宿昔當別離。
    涼風動秋草。
    蟋蟀鳴相隨。

    295 《雜詩》 兩漢·孔融

    遠送新行客,歲暮乃來歸。
    入門望愛子,妻妾向人悲。

    296 《效阮公詩》 南北朝·江淹

    陰陽不可知。
    鬼神惟杳冥。
    暫試武帝貌。
    一見李后靈。
    同情淪異物。
    有體入無形。
    賢圣共草昧。
    仁智焉足明。
    變化未有極。
    恍惚誰能精。

    297 《登羅浮絕頂奉同蔣王二大夫作》 清·屈大均

    霃霃太古云,至今未開辟。
    山氣日洶涌,隨風灑精液。
    觸石生洪波,微茫在咫尺。
    登山若浮海,舟航即輕策。

    298 《贈饒仲信靜鏡》 宋·包恢

    乾不一動,靜專動直。
    坤不一靜,靜翕動辟。
    艮不一止,動靜以時。
    本體如是,偏主則非。

    299 《古詩贈新城王貽上》 清·錢謙益

    風輪持大地,擊揚為風謠。
    吹萬肇邃古,賡歌暢唐姚。
    朱弦泛漢魏,麗藻沿六朝。
    有唐盛詞賦,貞符匯元包。

    300 《書法中最喜黃庭堅筆意因而有作》 清·乾隆

    羲之稱書圣,諸體無不有。
    齊梁作者無,李唐推顏柳,惜哉世已遠,贗者十之九。
    宋元差可尋,翰墨出親手。

    * 關于可體的詩詞 描寫可體的詩詞 帶有可體的詩詞 包含可體的古詩詞(6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