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萬古梅花樹,直到咸平媽受知。若道此圖真此老,何人覿面敢題詩。
清新半樹橫枝句,冷淡暗香疏影詩。誰見當時苦吟態,只應童鶴在旁知。
隱幾何思此意微,鶴眠未熟覷吟機。踞爐炙腳童全野,應是前村踏雪歸。
身后不遺封禪藁,吟梅全是自題真。畫工豈識凌云意,童子趨炎鶴附人。
畫得青溪樣,宜于紫府觀。 ——皎然日明煙靄薄,風落水容寬。 ——崔萬畫野高低接,商工井邑攢。 ——潘述疏川因稼穡,出使問艱難。 ——皎然
唐詩三百首宮廷早朝
仙李盤根,自有云仍靄芳裔。更溜雨霜皮,臨風玉樹,紫髯丹頰,長生久視。鶴帳瑯書至。長庚夢、當年暗記。
萬里乘風去復來,只身東海挾春雷。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愛國抒懷
萬里乘云去復來,只身東海挾春雷。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小山桂枝今所無,一生到處問樵夫。細思不獨人間少,月里何曾有兩株。
丹葩綠葉郁團團,消得姮娥種廣寒。行盡天涯年八十,至今未遇一枝看。
說著功名我自羞,喜君解劍換吳牛。莫將江上一犁雨,輕博人間萬戶侯。
老農雖瘠喜牛肥,回首紅塵萬事非。耕罷春蕪天欲暮,小舟沖雨載犁歸。
帝梧春早二鸞飛,羈羽孤翻得樹遲。今日并巢阿閣畔,依然同識舊棲枝。
諷書小史非新至,比舍名郎半昔游。君算青云多少地,三年來作北平侯。
馬解馱經度碧空,便令王許伴支公。山童野仆立如石,忘卻儂曾在會中。
野狐泉畔昔人集,朱亥墓南今日豪。慚愧曾槐誰細摘,蹔拋湯餅屬吾曹。
窈窈樓臺接海居,紫霞輝暖染衣裾。五噫賃廡鴻光在,下潠歸田陶翟如。以美人倫成教化,白邀天籟與吹噓。逃秦仙眷依詩卷,圖續花源不妒渠。
臨艎西泝近神垌,六輔聯疆見驛亭。千里暮霞烘日腳,一篙春水皺天形。野橋煙火微分市,曲岸漁樵別有汀。忽憶主人恩意厚,倚墻回首涕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