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古貌的詩詞(338首)
321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氣貌棱棱,眉目溫溫。
一脈之分派發崑崙之源,百川之吞潮落珊瑚之根。
風煙清遠秋之痕,草木秀拔春之恩。
古壁之梭兮蟄龍之骨,寒潭之璧兮夜月之魂。
324
《寄崇壽懷長老歌》 宋·釋重顯
寂住峰兮觸星斗,寂住師兮古為道。
死中得活未輕酬,不許夜行投曉到。
藹藹聲光一百年,吾其后兮吾其先。
振領提綱笑多事,掩扉塞路空依然。
325
《三寶贊其三·僧寶》 宋·釋重顯
方袍圓頂義何宣,續焰千燈豈小緣。
花雨坐前猶滯相,虎馴庵畔尚稽詮。
巖棲冢宿難依望,鶴貌云心迥灑然。
寶杖夜鳴寒嶠月,銅瓶秋漱碧潭煙。
326
《丑女歌》 宋·宋伯仁
梳風楊柳笑,沐雨杏花羞。
看看三十余,不敢不妝樓。
待媒媒不來,對娘娘共哭。
何時王右軍,來坦東床腹。
327
《緣識》 宋·宋太宗
若言筆法窮絕藝,書一字,至百字,八法從前亦非細。
分間布白要審詳,濃淡均勻看可戲。
一則一,二則二,
328
《許山人家》 宋·宋無
桐君種藥隱蘅阜,竹祖生孫共養高。
茶腳碧云凝午碗,酒聲紅雨滴春槽。
休糧貌古添清瘦,餌術身輕長綠毛。
仙詔示頒遲拔宅,家資獨慈一溪桃。
329
《送鄭無忌南歸》 宋·蘇頌
我家本南閩,處世若羈寓。
侍親從宦游,東西遷者屢。
因循歷年載,未識南中路。
間歲至都城,始與里儒遇。
330
《睢陽五老圖》 宋·蘇頌
歸休謝事樂時閑,衣缽承傳宰輔冠。
感德舊曾親善政,沾恩新賜立危桓。
堂堂嚴貌依襲袞,粲粲文星荷月寒。
直筆當時修國史,英豪邁古后來看。
331
《寄李叔飛》 宋·王洋
襟懷牽牽久沈淪,念子令人白發新。
蘇季揣摩雖未試,陳平容貌不長貧。
要須業履能追古,不信儒冠解誤身。
早達才名未為貴,王楊盧駱愧前人。
332
《留題翠峰》 宋·王洋
陶朱山下金仟宅,云是當年故相家。
去國豈知傳貌象,扁舟端自訪煙霞。
平吳霸越功何在吊,古傷今事可嗟。
早是登臨饒客淚,幾行征雁落寒沙。
333
《哭瓢飲陳子在》 宋·薛嵎
蟬蛻塵埃外,閑身樂未涯。
山林天豈靳,修短數難移。
吟硯誰濡墨,空瓢想掛枝。
深衣古賢貌,猶凱夢來時。
334
《唐補闕清風亭》 宋·薛嵎
去國遺忠藎,朝盤托諷深。
因知潔已意,亦是愛君心。
貌像意全古,子孫貧至今。
清風如可繼,塊土已埋沉。
335
《王民山惠詩》 宋·薛嵎
民山名字出,朋輩獨推先。
不奉寒暄問,于今四十年。
傳來詩似錦,倏去步如仙。
自古山林士,無營貌亦賢。
336
《呈井南劉主簿》 宋·薛嵎
何處井南居,青山繞屋廬。
竹生從礙路,泉響不驚魚。
有道貌亦古,淡交情似疎。
慈親更彌壽,堂上步徐徐。
337
《自述》 宋·于石
大兒不學小兒癡,四十頭顱已可知。
道勝自然貧亦樂,氣充不與貌俱衰。
三杯徐邈圣賢酒,一卷淵明甲子詩。
滿眼世情從厚薄,此心當與古人期。
* 關于古貌的詩詞 描寫古貌的詩詞 帶有古貌的詩詞 包含古貌的古詩詞(33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