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叔山的詩詞(169首)

    121 《揚州五詠 平山堂〈歐陽永叔所建·〉》 宋·蘇轍

    堂上平看江上山,晴光千里對憑欄。
    海門僅可一二數,云夢猶然八九寬。
    檐外小棠陰蔽芾,壁間遺墨涕泛瀾。
    人亡坐使風流盡,遺構仍須子細觀。

    122 《贈劉叔擬招山》 宋·劉過

    不醉何勞飲,無詩底用吟。
    百年為客老,一念愛鄉心。
    草路青原淚,煙波白路心。
    班超歸未得,愁見舊家林。

    123 《和熊叔雅四詠·屏山夜雪》 宋·劉子翚

    誰憐組練寒,夜雪連營積。
    有客臥衡茅,淮山夢中白。

    124 《歸自合肥于四頂山絕湖呈孫仁叔抑之》 宋·王之道

    達岸三時頃,瞻山四頂賒。
    喬林知馬尾,亂石見麞牙。
    水腳浮青靛,湖唇滉白沙。
    漁人收輳網,歸去日西斜。

    125 《同曼叔游高陽山》 宋·韓維

    久聞高陽勝,近在汝州側。
    跂予三年望,我愿今卒獲。
    煙云函兩山,臺殿開半壁。
    解鞍高林下,仰視怯登陟。

    126 《和詹叔游廬山見寄》 宋·韓維

    香爐峰色壓群山,仰眺頻欹使者冠。
    江面煙波搖紫翠,佛宮金碧照晴寒。
    密藏幽谷梅千樹,散走鳴泉竹萬竿。
    今日頓驚塵慮盡,一章佳句雪中看。

    127 《早登襄城之龍山呈曼叔》 宋·韓維

    鳥啼齋前樹,促駕吾當西。
    朝從良友別,夕赴幽人期。
    方以會合喜,敢曰道路疲。
    予戇昧時利,百事棄不為。
    惟有好賢心,未愧緇衣詩。

    128 《別叔父昆山丞》 宋·陳師道

    父子兼知己,扶攜共白頭。
    又為千里別,未使寸心休。
    鳥雀空庭曉,風霜落木秋。
    近親零落盡,更覺別離愁。

    129 《和陳恬思其叔子思有書齋在山中二首》 宋·李廌

    古寺愔愔映夕岑,谷風凄勁觸霜林。
    曩時蕙帳知何處,不見山人來苦吟。

    130 《和陳恬思其叔子思有書齋在山中二首》 宋·李廌

    嗟我衰遲行老矣,與君生死尚情深。
    屈平賈誼何須舊,敬吊先生淚滿襟。

    131 《次韻叔孝郎中送游黃山見一老之作二首》 宋·李彌遜

    居士逢場了世終,卻尋機語凋天然。
    我來不問三三句,乘覓康壺炷暖泉。

    132 《次韻叔孝郎中送游黃山見一老之作二首》 宋·李彌遜

    路斷人稀山正深,隔林鐘鼓報新音。
    已窮渡水沿崖力,更盡眠云坐石心。

    133 《送楊方叔還山二首》 宋·姜特立

    一語何嘗及世氛,若非說劍即論文。
    有時伴我松岡上,閒看南山萬塢云。

    134 《送楊方叔還山二首》 宋·姜特立

    可人自是難招喚,此去相從定幾時。
    來歲春風暖行色,隱侯樓上要題詩。

    135 《賦潘叔玠皆山樓》 宋·姜特立

    環滁皆名山,正以醉翁重。
    翁時方在郡,朱墨猶遮擁。
    君今建斯樓,再食祠官俸。
    雅契醉翁心,而無醉翁冗。

    136 《送家叔通守光山二首》 宋·李洪

    籍甚賢通守,吾家叔父尊。
    暫淹紆舊綬,久合擁朱轓。
    楚甸重分刺,邊城已息屯。
    前驅須少佇,天子有恩言。

    137 《送家叔通守光山二首》 宋·李洪

    彼美光山郡,風流楚相城。
    寢丘聞漢志,潘國尚侯名。
    泥軾疏榮渥,楓宸眷老成。
    側聞頒一札,持橐奉承明。

    138 《送江叔源除太府丞柯山需次》 宋·李洪

    威鳳翔千仞,覽輝以來儀。
    天驥渥洼種,籋云不受羈。
    江侯南國珍,劒佩光陸離。
    三道對清問,萬言敷箴規。

    139 《十二月初四夜同吳資深陳明叔宿觀山》 宋·趙蕃

    一源何自發嵌空,漱月流風晝夜中。
    故有松聲雜清越,獨無梅影照玲瓏。
    鄉人但說觀山寺,客子深懷太史公。
    好事陳吳不易得,冒寒襆被肯來同。

    140 《登冠山次瞻叔兄壁間舊韻》 宋·魏了翁

    蘆花樸樸雪連天,楓葉槮槮日滿山。
    似識游人非俗客。
    遠峰呈露玉孱顏。

    * 關于叔山的詩詞 描寫叔山的詩詞 帶有叔山的詩詞 包含叔山的古詩詞(1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