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發體的詩詞(386首)

    321 《梅翁所作無一絲勉強意亦和一首》 宋·蘇泂

    達士養四體,受敵聽腹背。
    悉意萬卷讀,往昔若晤對。
    日者鬢發改,自恨筆力退。
    得句造澹薄,晃亦我所愛。

    322 《六用喜雨韻三首》 宋·吳潛

    毋煩符祝不祥禁,并遣商羊旱魃沈。
    自詭何關太守力,誰知最切老婆心。
    苦身見說湯誅發,沾體曾聞禹墮簪。
    乾溢兩無年大有,君王德澤海千尋。

    323 《石鐘寺》 宋·周弼

    山前削成面,山后不露骨。
    何人戀巢居,結屋寄突兀。
    多風鎖寒殿,頻雨閉石窟。
    筍透獅子傾,草蔽鴟吻沒。

    324 《再用觀入試韻》 宋·李昴英

    涵育累朝士興起,薄海弦歌爭教子。
    籯金世守韋一經,俎豆少成孟三徙。
    盡從科舉梯進取,鶴發望深門日倚。
    藝先驅德后已非古,心術乖違徒口耳。

    325 《賦南墅竹》 宋·衛宗武

    物得氣之清,鐘秀莫如竹。
    是謂東南美,群植可奴仆。
    虛心而獨立,勁節不囘曲。
    傍屋著數插,能洗塵萬斛。

    326 《壽南塘八月生朝》 宋·衛宗武

    一年最好八月月,此月迥與尋常別。
    君於厥月乃誕彌,天一之精所凝結。
    涵精毓秀宜不凡,神如秋水膚如雪。
    蜚英騰茂載宦途,所至光明而煒曄。

    327 《贈霆伯侄》 宋·姚勉

    靈源聚英氣,融作云霞精。
    霆伯挹其秀,胸府懷光晶。
    誦書過萬卷,落筆超群英。
    文章有余力,武詩吟性情。

    328 《天池寺夜與主僧覺翁圓上共坐談浯溪山水之勝》 宋·董嗣杲

    空云駕我登天池,江山秋渺無津涯。
    涉溪驀棧借杖藜,光景體認裁詩。
    崢嶸寺門窩風低,塔鈴喧風際天吹。
    方丈軒檻供毗尼,老僧喜氣揚須眉。

    329 《瑞鷓鴣·秋季裁量十郎》 元·王哲

    秋季裁量十郎。
    憂愁思慮動凄愴。
    陡改紅顏衰體瘦,漸生白發老容光。
    腰曲頭低力不剛。
    耳聾眼暗淚汪汪。
    日往月來添疾病,妻嫌女怨受*惶

    330 《聲聲慢·光陰迅速》 元·侯善淵

    光陰迅速,暑往寒來,俄然又報新年。
    物換形移,都被暗里催殘。
    誰省人人越舊,改青春、皓發蒼顏。
    誤虛過了,似落花飛絮,逝水無邊。

    331 《初春攜家青溪》 近代·陳三立

    溪山佳友朋,不厭尋逐數。
    當其或違離,夢想然疑作。
    邂逅償執袂,倒腸百體躍。
    返復探數歷,昭朗披新濯。

    332 《病起自敘》 宋·釋智圓

    盜跖死牖下,伯牛遭惡疾。
    報應似無徵,蒼蒼意難悉。
    及考竺干教,其旨明逾日。
    業以三世論,事匪一生訖。

    333 《次韻和吳侍郎洊貺雅篇》 宋·宋庠

    攜輔西還玉體痊,銀臺歸興且陶然。
    談經寶序常迎日,膝席清司最近天。
    君拂翠緌朝右貴,我驚華發鑑中鮮。
    洛都巴俚雖求舊,莫累陽春一種傳。

    334 《寄題鄭氏墳亭》 宋·項安世

    不識亭前路,應知孝子情。
    未甘黃壤隔,猶共白云橫。
    好在當時意,端從苦處生。
    愿言珍體發,圣學詩深評。

    335 《九日三首》 宋·張嵲

    夏衣著體輕,曉氣蒸嵐濕。
    清池湛城闉,微風為磨拭。
    今朝乃重九,萬木猶故碧。
    芙蕖久退紅,衰蒲尚森戟。

    336 《瑤娥曲》 宋·趙汝鐩

    一二三四月如眉,積累如梳截半規。
    玉斧晝夜修不徹,修成團鏡當空垂。
    十眉有樣列象幾,梳裁春冰鏡涵水。
    瑤娥睡起拂菱花,掃黛插鬢云繞指。

    337 《李仁甫除喪作詩問之》 宋·晁公溯

    閉門讀喪禮,荒庭蓬藋深。
    愁云聚隴首,悲風吹棘心。
    隣里昨甚憂,哭踴恐不任。
    近除二月禫,初御五日琴。

    338 《送王子正宰長樂二首》 宋·陳淳

    君當民社戴星游,我玩簞瓢守故丘。
    袂自此分何所憾,學無與講是吾憂。
    圣心未可窺覘得,道體難從寡陋求。
    鱗翼元無南北間,時推緒論發蒙不。

    339 《廬山歌》 宋·陳宓

    廬山清哉誰與儔兮,嶄巖峭直跨番易彭蠡而蹴九江。
    長川幽窞亙古今而不息兮,雨激而風撞。
    山深境寂人跡所希到兮,盡日僅一逄樵叟鶴發而眉龐。
    路逶迤而險阻兮,越數千里之危谾。

    340 《程朱之學四首》 宋·陳普

    大中豈難明,不偏立可得。
    偏似扶醉人,中如正柱石。
    亭亭即道體,截截皆天則。
    一毫不可裒,一發不可益。

    * 關于發體的詩詞 描寫發體的詩詞 帶有發體的詩詞 包含發體的古詩詞(38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