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參禪的詩詞(443首)

    121 《殊勝院柬悟雪禪人》 宋·孫銳

    百年蕭寺古云間,五夜焚修晝掩關。
    雪嶺衣傳方丈室,虎丘石點可中山。
    天開罨黛成仙境,地接琉璃映佛顏。
    我亦掛冠為弟子,同參肯許是耕閒。

    122 《人月圓 寄 源芝田禪師 北曲聊樂府前集今》 元·張可久

    龍湫山上云屯寺,別是一乾坤。
    檜參百丈,雪深半尺,梅瘦三分。
    幾時親到,松邊弄水,月下敲門。
    相思無奈,煙蘿洞口,立盡黃昏。

    123 《沁園春 贈春谷清禪師》 元·李道純

    智斷堅剛,奮心決烈,便透玄關。
    把殺人手段,輕輊拈出,活人刀子,慢慢教看。
    一劍當空,萬緣俱掃,方信道瞿曇即老聃。
    玄夙播,看春生寒谷,覿面慈顏。

    124 《蘇武慢·試問禪關》 元·馮尊師

    試問禪關,參求無數,往往到頭虛老。
    磨磚作鏡,積雪為糧,迷了幾多年少。
    毛吞大海,芥納須彌,金色頭陀微笑。
    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四生六道。

    125 《靈巖禪寺》 宋·蔣允中

    曉入靈巖寺,靈蹤一一穿。
    天聰鑿混沌,龍鼻滴潺湲。
    不雨山長濕,微風谷競喧。
    參旗開障日,鰲柱仰擎天。

    126 《答嵩禪師》 宋·如禪師

    道契平生更有誰,閑卿于我最心知。
    當初未欲成相別,恐誤同參一首詩。

    127 《和參寥寄秦少游》 宋·釋元凈

    巖棲木食已皤然,交舊何人慰眼前。
    素與晝公心印合,每思秦子意珠圓。
    當年步月來幽谷,柱杖穿云冒夕煙。
    臺閣山林本無異,故應文字未離禪。

    128 《寄題明月禪院二首》 宋·釋贊寧

    參差峰岫晝云昏,入望交蘿濁浪奔。
    震澤涌山來北岸,華陽連洞到東門。
    日生樹掛紅霞腳,風起波搖白石根。
    聞有上方僧住處,橘花林下采蘭蓀。

    129 《支提禪寺》 宋·徐夢發

    來謁支提古道場,幾年袍錦韻猶香。
    芙蓉夢里僧趺坐,檐蔔林中佛放光。
    禪語了參一宿覺,塵緣頓悟半生忙。
    若分座下龍王水,免使春田待插秧。

    130 《吏隱堂為鄭參議題》 宋·張祈

    平時谷口馳聲名,只今朝市心如水。
    司馬政成方外趣,官事莫能相料理。
    公堂卜筑在人境,鐘阜孱顏是吾里。
    瑤林瓊樹風塵外,白雪陽春談笑里。

    131 《支提禪寺》 宋·鄭鬲

    舊錫千峰里,空門壯大觀。
    雨馀雙屐冷,風杪一燈寒。
    蝸篆團真偈,龍沙絕野干。
    婆娑參佛果,登眺已忘餐。

    132 《示秀禪人》 明·空室禪師

    南能北秀同一師,朝參暮請同一時。
    胡為分宗作南北,匹似骨肉成乖離?只緣見性有差別,究
    竟也知無二說。
    明鏡非臺火里漚,菩提有樹空中橛。

    133 《次方明敏參政東軒夜坐見懷韻》 明·蒲庵禪師

    曾軒東望帝州城,夜漏聲沉寂不驚。
    八極天垂華蓋近,三更月浸白河清。
    傳來玄史遺編在,和到胡笳幾拍成。
    準擬長齋學蘇晉,逃禪林下樂無生。

    134 《初夏寄題隆興寺禪房》 明·蘇志皋

    蒲萄引蔓棗開花,臺殿參差日影斜。
    一客不來雙燕語,老僧閑欲曬駕裟。

    135 《訪曉庵禪師師以洞庭柑為供》 明·張和

    十年不到白龍潭,延慶名僧始一參。
    石鼎未烹陽羨茗,金盤先獻洞庭柑。
    檐前暮雨沾天棘,席外春風動石楠。
    明日又從江上別,九峰惆悵隔晴嵐。

    136 《器之好談禪不喜游山山中筍出戲語器之可同參》 宋·蘇軾

    叢林真百丈,法嗣有橫枝。
    ?玉版、橫枝,竹筍也。
    ?不怕石頭路,來參玉版師。
    聊憑柏樹子,與問籜龍兒。
    瓦礫猶能說,此君那不知。

    137 《圓通禪院,先君舊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 宋·蘇軾

    石耳峰頭路接天,梵音堂下月臨泉。
    此生初飲盧山水,他日徒參雪竇禪。
    袖里寶書猶未出,夢中飛蓋已先傳。
    何人更識嵇中散,野鶴昂藏未是仙。

    138 《次韻參寥寄少游?或謂為釋元凈作?》 宋·蘇軾

    巖棲木石已皤然,交舊何人慰眼前。
    素與晝公心印合,每思秦子意珠圓。
    當年步月來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煙。
    臺閣山林本無異,故應文字不離禪。

    139 《圓通禪院先君舊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宿焉明》 宋·蘇軾

    火豈此祥乎乃作是詩院有蜀僧宣逮事訥長老識先君云石耳峰頭路接天,梵音堂下月臨泉。
    此生初飲廬山水,他日徒參雪竇禪。
    袖里寶書猶未出,夢中飛蓋已先傳。
    何人更識嵇中散,野鶴昂藏未是仙。

    140 《參寥上人初得智果院會者十六人分韻賦詩軾得》 宋·蘇軾

    漲水返舊壑,飛云思故岑。
    念君忘家客,亦有懷歸心。
    三間得幽寂,數步藏清深。
    攢金盧橘塢,散火楊梅林。

    * 關于參禪的詩詞 描寫參禪的詩詞 帶有參禪的詩詞 包含參禪的古詩詞(443首)
    chengrenyouxi